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有“锂”走遍天下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初宝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锂电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链条,是拥有万亿级市场需求的新蓝海。我市应抢抓战略机遇,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探寻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切实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锂电产业发展现状
  锂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辅材)、中游电芯及锂电池组装、下游锂电池应用(动力、储能、3C)等,其中四大锂电主材国内基本实现产业化,正极石墨烯、碳纳米管、粘结剂PVDF等产品仍依赖进口。从成本构成看,正极材料占比最高,约占制造成本的25%-40%,负极材料约占8%-12%,隔膜约占12%-15%,电解液约占7%-10%,辅材及其他约占15%-20%。
  从全球情况看。锂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中国等国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欧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带动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270万辆。2022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达到517.9GWh(SNEResearch统计),同比增长71.8%。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也大幅增长,2022年出货量为948.1GWh,同比增长66.7%,排名前五的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韩国SKOn总出货量占整体市场份额的76.9%。
  从全国情况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93.4%,市场渗透率达到25.6%,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全国锂电池出货量达655GWh(GGII 统计),同比增长超过100%,在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在近两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中,我国有6家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位居前十。2022年,全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从全省情况看。山东省能源局明确提出,在材料生产环节,重点打造枣庄“北方锂电之都”、威海亘元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园和滨州万润锂电新材料基地。目前,山东锂电池产业基地有39个,其中枣庄锂电池基地8个、青岛6个、东营5个、泰安4个、滨州3个、烟台3个。特别是近年来,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头部企业频频涉足山东,“搅动”着锂电新能源产业区域格局。其中,枣庄建有国家锂电池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吸引头部企业欣旺达落户,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吉利欣旺达混合动力电池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济宁吸引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投资140亿元建设济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总投资150亿元,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菏泽依托头部企业龙蟠科技投资超111亿元、分6期建设的锂电产业园项目,以全产业链布局规划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
  从全市情况看。滨州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滨城区、沾化区、邹平市、无棣县、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打造新型能源电池及锂电新材料集群。
  滨州具有发展锂电产业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化工产业作为全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已成为省重点主导产业集群,滨州港又打通了滨州产业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对锂电池材料企业特别是中上游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我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资源丰富,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是发展锂电池材料产业的一大特色优势。
  目前,全市锂电项目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其中,正极材料以鲁北万润项目为代表,建成投产后,产能全国最大。负极材料以京阳、瑞阳项目为代表,全部建成投产后,负极材料产能达到1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前驱体产能达到53万吨,产能全国最大。同时,电解液材料方面,鲁北超能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项目已开工建设。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方面,总投资36亿元的山东巨电新能源项目即将动工,计划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关键辅材NMP,滨州裕能化工已建成12万吨的综合产能,目前为全球最大锂电级NMP生产商;10万吨NMP综合产能技改项目已开工建设。
  培育壮大我市锂电产业的意见建议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高质量编制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将锂电产业作为全市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以鲁北万润、山东京阳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形成“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完整,负极材料产业规模明显壮大,电解液生产供应能力明显提升”的新格局。以无棣、阳信、北海为核心基地,强化关键零部件及其设施配套,高标准打造锂电配套产业区,积极构建“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同时,引导各县市区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布局锂电产业,防止盲目投资、“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出台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强化相应的补助和奖励,形成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集成、叠加效应。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式,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落地,保障企业依法享受政策红利;另一方面,站在战略高度,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产业体系,制定针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指导意见等。
  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围绕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布局发展,规划锂电池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一方面,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聚焦锂电池材料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积极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企业聚集,不断撬动本地头部企业持续滚动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编制锂电池产业链招商图谱,谋划储备一批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新能源汽车重点招商项目库,引进培育一批集成型、龙头型、领航型的产业项目。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延链招商,以“上游”引“下游”,以需求引投资,重点吸引隔膜、电解液以及下游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以材料带电池促整车”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设立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对锂电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予以倾斜支持。建立政银企盟四方合作机制,举办金融赋能锂电产业发展研讨对接会,加大对锂电企业授信和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扩大信贷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利用产业资本,积极引进资本方作为企业的战略合作者,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同,设立推进锂电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重大锂电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组建锂电产业联盟,统筹研究锂电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定期协调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通锂电池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投资项目容缺审批。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渤中19-6项目鲁北化工园区专用天然气管道建设,多渠道降低锂电企业用电、用气成本;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多种供地方式,优先保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
  夯实科技人才支撑。积极构建“政产研学金服用”新机制,在驻滨高校规划建设锂电产业学院,筹建锂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锂电科研平台分别给予真金白银奖励。依托高端铝优势产业,加大对铝箔的研发投入,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出台《支持锂电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锂电产业人才培育力度,绘制锂电产业人才图谱,组织重点锂电企业走进高校招聘产业人才;建立锂电产业专家智库,定期举办锂电产业研讨会、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产业交流会议,借智借力助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人才支撑把握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产业布局机会。(作者单位系中共滨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