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感,是指教师对课堂运作的直接感知能力和相应处理能力,是教师在课堂运作过程中凭借感性、理性生成的悟性、灵性,这种能力只有在课堂教学的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才会形成。
任教30多年来,我起初的课感生成大多是无心插柳,很少去有意分析总结。但随着参加一些专题讲座、听取名师授课,我对课堂运作的认识更加深入,课感也慢慢变强。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我认识到想达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通过课前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来备好课,还要靠预想来完成课堂环节设计,更要注重课堂的气氛营造,重视课堂生成的学情,并努力在不间断的实践尝试中进行经验积累,提升教学能力。
课感生成有利于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捕捉课感,实践、反思、再实践。
比如在阅读《鸟的天堂》这一节课上,一名学生在读文章时,把“茂盛”读成“繁盛”,我没有直接说他读错了。当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我感觉榕树长得很茂盛,枝叶茂密,没有一点空隙”时,我便问他“是不是觉得‘茂盛’和‘繁盛’是一个意思”,他回答说“是”。这时,班里有的同学就说“不是”,于是,我就借此向同学们解释了“茂盛”和“繁盛”的不同含义,既纠正了这名学生的理解错误,又加深了全班同学对两个词组的认识,并且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可谓一举三得。
再如学习《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描述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学生们无法感同身受,所以课文读得干巴巴的,就像读陌生的传说故事一样,体现不出一点真情实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暂时把课文放一放,指导学生们搜集资料,拓展了一节“志愿军在朝鲜”的故事会。故事会上,有的同学讲“堵枪眼的黄继光”,有的同学讲“雪中送炭的朝鲜阿妈妮”,有的同学讲“朝鲜万人护兵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惨烈的战争场面,就这样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讲解展现在眼前。故事会之后,我再引导他们回读《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能明显感觉出学生们对文中描述的真挚情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课感生成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的艺术不单在于教会知识,还在于不失时机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乐于学习。如在教“入”字时,有一名同学说“入”就是“进”,但有其他同学反对。这名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又重复了一遍:“入就是进,进就是入。”我被她的认真感动,表扬了她,朝她竖了竖大拇指,并当场给了她一朵小红花。她笑得甜甜的,无比的快乐和满足。在我看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跃起来非常重要。教师的一朵小红花、一个微笑、一句“你真聪明”,足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的乐趣与自信。
课感生成有利于开放语文课程的活力。新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课感生成会给我一些灵感。比如,在学习张志和的词《渔歌子》时,我引导学生拓展欣赏另外四首《渔歌子》——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轻声吟诵,沉浸在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里。下课铃响,有些学生意犹未尽,还要吟诵自己知道的描写江南美丽风光的诗词。看他们兴趣很浓,我就此又拓展了一节江南风光诗词欣赏会。同学们都踊跃参与,有的配乐朗诵诗词,有的展示诗词配画,有的讲述诗人的故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活动中,一句句美妙的诗词在师生心中定格,呈现了语文课堂的活力,丰富了学生们的阅读实践。
课感生成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素养。作为闻道在先的教师,确实应当具有比学生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素养之所以影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立体剪裁,是因为较高的学科素养能够帮助教师看出学生的反应与本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给教师提供判断学生发展水平的依据,也能够给教师指明启发学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教师走进生活世界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的社会生活,熟悉学生文化,谋求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继而真正理解学生课堂生成资料的深层含义和思想脉络。
总的说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强调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语文。这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课感生成来源于学生感悟,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解决、生成资料,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的课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具有意义和价值,语文课堂也才能变得生动。
(作者单位:滨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