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人才政策校地“同标共享”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丁春贵通讯员丁翠翠报道)为有效破解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缺乏等问题,着力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市委组织部聚焦“双型”城市建设和“科创品质”提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增强政策牵引力作为解决路径和突破之举,制定出台“2022版”人才新政27条,首次将驻滨高校、科研院所等引进的人才纳入奖补范围,在享受高校院所自身政策的同时,还可享受地方政府有关奖补政策,标准与到市内企业工作的人才相同,激励高校院所等在培养引进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22年,全市吸引科技领军人才172人,本科以上大学生1.4万余人,成功入选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
  突出以人为本,提升政策聚才吸附力
  坚持“最优加一点”,分类别、分层级对原有政策进行优化提升,进一步加大对于专家本人的扶持力度,10项补助性政策支持力度全省领先,5项全省第一。
  加大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力度,首次将驻滨高校、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新引进的国内外高校的全日制博士生纳入补助范围,可在引进单位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每月享受5000元政府补助,连续发放3年,其中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的再提高50%,与到本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人才享受同等待遇。以到滨州学院工作的博士为例,每人可享受学院最高70万元的安家补贴、3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贴,以及市财政最高27万元的生活补贴,合计可达127万元。
  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汇聚工程,对以上单位申报入选的“两院”院士,最高给予600万元奖励,是调整前的3倍;对申报入选的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根据专家层次给予100万元——200万元补助,创业类再提高20%。2022年,市级财政共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近1.83亿元,与2021年相比翻了一番,创历年最高。
  释放单位效能,激活用人主体内驱力
  坚持人才和用人单位“两手抓”,在重奖人才的同时,注重加大对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力度,引导其“挑担子”“唱主角”,充分发挥在引才用才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对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所在的单位,在补助专家的基础上,给予用人单位最高200万元补助,是以往的6.7倍。2022年我市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3人,实现历史性突破。
  鼓励通过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对于用人单位柔性引进的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对人才年度实际报酬5万元及以上的,按照当年度人才实际报酬的20%奖励用人单位,全年为企业发放柔性补贴奖励132.8万元。
  支持平台育才,用人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的,根据平台载体层次,给予30—500万元补助,全年为各类平台载体发放补助共计570万元。
  强化服务支撑,提升人才发展承载力
  聚焦人才关心的住房问题,建成万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人才均可申请入住,硕博士和大学本科生由首年租金免费延长至前两年免费,该项政策全省最优。
  开辟配偶安置“直通车”,对在滨州工作的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在市外工作的,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实行同性质对口安置,在企业工作或暂无工作的,帮助推荐就业。同时,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10个方面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人才来滨创新创业后顾之忧。目前,已安置高层次人才配偶57人,累计帮助21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难题。
  建立“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免审即享”机制,20余项政策无需申请,直接拨付,提高人才获得感和满意度。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