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玉琴在店东李村孝善食堂为老人盛饭,并认真听取老人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 牟玉琴和村干部一起研究落实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细节。 牟玉琴走访慰问村中老人。 遇到特殊天气,牟玉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牟玉琴和村干部在紫麦试验田里,谋划发展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面积种植紫麦,实行产业化、全链条深加工。 市派杨柳雪镇赵李新村第一书记牟玉琴:
为民算好““五本账五本账””助力乡村助力乡村““新蝶变新蝶变”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李镇疆
市财政局财政监督科科长牟玉琴,作为市派滨城区杨柳雪镇赵李新村第一书记,自2021年10月份驻村工作以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村里建立算清“五本账”,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牟玉琴立足派出单位职能优势,把财政人为民理财的初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到村里,心怀为民初心,牢记责任担当,全身心投入助推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说起这两年村里的变化,赵李新村店东李自然村今年74岁的公益岗工作人员王锁子高兴地说:“别看人家牟书记是女同志,自从来到村里,工作非常扎实,全村家家户户她都转了个遍,谁家老人身体不好、谁家的房子需要维修、谁家家庭比较困难,人家都了如指掌。来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村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我们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牟玉琴生于1973年,父亲原先在市农机局工作,后来到了市农业农村局。从小,父亲和牟玉琴聊的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驻村帮群众修理拖拉机,村民们都把他当成亲人来对待。后来,牟玉琴知道自己所在单位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自己毅然决然递交了申请书。来到赵李新村后,通过入户走访、调研了解,很快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赵李新村是由茶棚赵和店东李2个自然村合并设立的新村,坐落于北海大道、西外环交叉口以南,横跨西外环两侧,村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市区。全村369户957人,党员33名,村民代表31人,耕地1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较少。该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的短板,道路、供水、排污等设施老旧、破损,新村融合后党群活动场所空间不足,缺少文化活动场所。村里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高速路占地补偿,没有集体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牟玉琴充分发挥市派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职能,组织其他各单位驻村第一书记,梳理出涉农支持相关政策,根据驻村工作任务职责,很快制定出了《市派第六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规划书》。根据规划,针对赵李新村乡村振兴建设现状,对症下药弥补短板,同时将优势做大做强,所驻村庄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开始有序开展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算好“政治账”:抓党建,强基础,筑牢基层堡垒
牟玉琴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帮扶工作,抓牢抓实村级党组织建设。
赵李新村的行政所在地在茶棚赵村,该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和行政办公设施相对较好一些,但店东李村的办公室就是三间低矮的瓦房。于是,牟玉琴先从店东李村党组织阵地提升开始,选择了村里一处低洼湾塘所在地,带领村“两委”成员,新建了上下两层楼、占地面积53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实行村镇共管公用,完善了办公服务、会议培训、文化宣传等功能,增加了对老、弱、残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功能,为党领导基层治理和服务党员群众提供坚强阵地保障。同时,对茶棚赵村党群活动场所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制度上墙、挂牌服务、设立党建宣传栏,提升了整体氛围,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
党组织阵地提升完成后,随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摆上了牟玉琴的工作日程。该村坚持党建引领这条主线,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实行新村党员集体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引导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作为。牟玉琴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10余次,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履职能力。针对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困难党员,牟玉琴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增强党员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按程序发展党员1名,培养积极分子2名,为党的组织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聚焦农村产业发展,算好“经济账”:强措施,挖特色,助推乡村发展
驻村以来,牟玉琴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抓好抓实。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惠农政策精准落实到户。牟玉琴组织有意愿的村民,参加山东省直播电商专题培训班;邀请市畜牧兽医研究院专家,对村内养殖户进行指导“把脉”;通过微信群、公开栏,为种粮大户发布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预防等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立足农业产业优势,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与市农科院合作,引进试种了10亩“紫麦1号”,为开展特色小麦种植、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打基础、探路子。发挥村里原有两个面粉加工厂的生产优势,开展小麦深加工,打造品牌化全产业链,探索产业增收新渠道。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改善农业生产交通条件,牟玉琴多方筹措资金,硬化生产路650米。针对田间部分地块地势低洼、雨季排水不畅造成粮食减产等问题,她组织人员,穿越排水涵管200米,修复农田排水系统,彻底解决积涝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整合市区镇三级帮扶资源,放大帮扶效应。牟玉琴以滨城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百联工程”为契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近10万元,主动对接帮扶企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积累后劲。
抓好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算好“民生账”: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乡村蝶变
牟玉琴带领村“两委”成员,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整合市县镇各级帮扶资源,改善道路、排污、饮水、文体等设施,村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统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改善提升村内道路近3000米,修建连村路,促进新村融合,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实施生活污水治理、供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为村庄更换供水管线5000米,排污管道1500米,修复边沟900米,彻底解决供水管网老化、生活污水外流难题。更换智能水表400余块,硬化胡同5800平方米,实现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到户。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光缆、通讯等弱电下地1000米,硬化路肩1100米,铺设人行道1000米、混凝土路沿石1500米,新建停车场7处,安装治安监控摄像头7个,统一粉刷墙壁25000平方米,种植金叶白蜡260棵、海棠树60棵,美化、绿化、亮化项目,大大提升了村庄的“气质”和“颜值”。
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建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协调安装健身器材8件套,打造标准篮球场1处,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受益群众覆盖本村和尚店社区8000余人。新建公益墓地,节约了土地资源。盘活闲置集体土地,建设孝善食堂,为村里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安装净水装备,进一步提升村民饮水用水品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倡树文明乡风,算好“和谐账”:重引导,强培育,促进乡风文明
牟玉琴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生机活力。”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牟玉琴首先着手规范村级管理,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公开公示和全面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行政村财力、物力的整合,硬化民主决策刚性约束,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积极引导共建共治。将“建管同步、建管并重”贯穿于村庄建设全过程,健全完善以道路管护、设施维护、水体保护、绿化养护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公益岗、志愿服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治理。
丰富完善平台载体。建设户外科普示范基地,举办“科普大篷车走进赵李新村”等特色活动,宣传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举办“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参加全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主题性下乡活动10余场次,切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村民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乡风文明。
培养农村财会人员,算好“人才账”:育人才,强支撑,打通财会服务“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人才的支撑。牟玉琴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构建“1+2+N”工作体系全面改进和加强农村财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以赵李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完善章程和财务制度,规范合作社运行,加强财会管理,维护社员利益,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工作示范“滨州样本”。
赵李新村通过建立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对村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镇农经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纳入全市会计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多措并举强化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服务、监督检查、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规范农村经济主体的财务管理,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市6000余名乡村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农经人员集中信息采集完毕,并全面纳入全市会计人员信息管理平台。
5月26日,牟玉琴在店东李村10亩紫麦试验田里,看着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紫麦,采下几个饱满的麦穗,放在手心里搓开,跟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树华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今年第一年试种,亩产1200斤没问题,按照每斤4元至5元的市场价,每亩收入五六千元没问题。采收的时候,一定组织村民前来参观,让群众实地亲眼看到种植特色紫麦的前景。通过实实在在的对比,引领群众转变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最终通过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为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在种植、管理、收割、加工等方面提供全链条一条龙服务,一方面减少压缩种植成本,另一方面把种植业深加工发展起来,真正实现农业增产、群众增收、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