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抓牢“三农”工作“牛鼻子”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沾化区委书记 袁志勇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安排部署,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近日,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放思想大讨论专班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一把手谈乡村振兴”系列访谈活动,旨在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生动场景、创新实践和进展成效。
  今日起,《滨州日报》对系列访谈内容进行刊发,以飨读者。
  今年以来,沾化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系统谋划,整合资源、高标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贡献力量。
  聚力守牢底线,保障粮食安全。守住良田。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强农田基础设施,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9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6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4亿公斤以上。育好良种。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大力开展新品种培育,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年内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4000亩。用好良技。加强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普及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增产技术,推广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0%,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88%、96.68%。
  聚力三产融合,加快产业升级。做优冬枣产业。实施沾化冬枣“双增双提”工程,年内新增冬枣大棚3万亩、改良“沾冬2号”2万亩;高标准组织举办枣花节、冬枣节,深耕品牌建设,占领高端市场,力争年内产业产值突破55亿元。做强畜牧业。坚持产业集群聚集发展,组建全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傲农食品、利农牧业等畜牧龙头企业向产业链终端延伸,年内发展联盟会员企业30家,预制菜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做大水产业。实施王尔庄海蜇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推动珍味嘉二期、冯家镇水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新纳统海蜇批发企业5家、达到10家;实施“南苗北育”工程,做优南美白对虾“渤海一号”“广泰一号”等品系,年内繁育虾苗700亿尾。
  聚力提标提档,建设和美乡村。完善设施配套。实施胡营河拦蓄、西水东调等重点水利工程,新改建“四好农村路”60公里,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覆盖,健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深化环境治理。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美丽庭院等一体化治理,积极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区;开展农村厕所规范改造提升工程,推进户厕规范升级改造、强化后续管护,卫生厕所推广普及率达到93%以上。强化示范带动。投资1.1亿元,深度融合党建文化、红色文化等要素资源,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引领片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创建工程,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村14个、清洁提升村120个。
  聚力全面增收,促进共同富裕。激活村级经济增收引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百村共富”工程,筛选14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一村一策”聚力攻坚;实行“光伏项目”和“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双核驱动,建设新一批合计45兆瓦光伏工程项目,实现村集体收入“全域稳定破10”和“大幅提升破50”“双跨越”增收。激活扶贫项目稳收引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运维管护好64个产业扶贫项目,确保脱贫群众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0%。激活群众就业创收引擎。开展乡村振兴英才培育计划、冬枣产业“名师带高徒”计划,新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深化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精准聚焦弱、病、残、困、贫“五类人员”设立岗位2700个,上岗人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