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1场戏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
焦桥镇董家村同乐戏曲演出社以“戏”为媒唱响“共富之音”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韩立欣报道)近日,笔者走进邹平市焦桥镇董家村的同乐戏曲演出社,社员们正忙着整理演出完毕的戏服和行头。“最早还有几件上世纪40年代的老戏服呢!”“之前我们唱戏都是因为爱好,没想到现在还能通过唱戏让村集体增收。”社员们说起村里的戏曲文化信心满满。
  董家村是焦桥镇远近闻名的戏曲村,自古就有唱戏的传统,京剧、吕剧、虎斗牛、锣鼓演奏等代代相传。董家村唱戏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演员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到处参加演出,获奖证书数不胜数。
  近年来,在镇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董家村积极响应全镇实施“共富工程”的号召,立足本村百年戏曲文化传统,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建同乐戏曲演出社,充分利用村原有舞台、服装道具等优势条件,在国庆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和婚庆活动,进行戏曲演出,并积极参加政府购买的“送戏下乡”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我们村合作社的演出队伍,由村里戏曲爱好者、志愿者、公益岗人员等20余人组成。今年计划演出21场戏,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董家村党支部书记董江乐呵呵地说。
  董家村将持续做好戏曲“传帮带”工作,培养年轻演员,提升整体水平,创新戏曲“打开方式”,将本村戏曲文化发扬光大,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逐步实现物质财务与精神财富“双丰收”。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