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点上出精品 线上有特色 面上抓提升
下洼镇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李东水周文倩刘瞻
  今年以来,沾化区下洼镇将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抓牢抓实,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特色、面上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构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乡村社会文明生态,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洼镇作为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镇域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共计5.9万人,耕地面积10.3万亩,其中冬枣种植面积达9.8万亩,占全镇总耕地的95%以上,先后荣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山东省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
  投资45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涉及10个行政村的和美乡村示范片区
  下洼镇投资1736万元,对8.3公里农村路网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沿村主干道新安装路灯2180盏,切实扮靓枣乡幸福路。投资107.2万元,新建村标9座、旱厕改造1641户、飞线治理27000米,切实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该镇投资120万元,新建健身广场2处、办公场所1处,完成墙体画及墙体粉刷200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投资2530余万元,新建设施大棚1100余亩,改良“沾冬2号”155亩,奠定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设计出台《下洼镇“冬枣之乡甜美下洼”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规划》
  下洼镇切实发挥党委“领头雁”作用,全镇20名班子成员包保村居,靠前指挥,高标准设计出台《下洼镇“冬枣之乡甜美下洼”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规划》,为和美乡村创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以32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4200万元,连片打造规范化片区。
  该镇抢抓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期,统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协调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环卫工等多方力量,以实际行动让枣乡环境美起来。
  创新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全力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下洼镇各村居全面推行“街巷长”制,明确每名党员、村民代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义务,明确管理职责,定期评选“最美街巷长”,构建乡村治善新格局。探索推行“积分+四小园”管护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比,用积分量化村民文明行为,并建立积分超市及时为群众兑换奖品,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细化“对比清单”制,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促进人居环境“长效长治”。该镇财政列支180万元,对每户进行适当奖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福利。
  该镇按照村规民约和村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保洁员、公益岗5支队伍有机结合,划分卫生责任片区,各村定期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做好日常管理保持。按照“周巡查,月督导,季观摩”结果进行排名,拿出“对照表”、拉出“成绩单”、亮出“红黑榜”,切实杜绝“干了和没干一个样、干好和干坏一个样”现象的存在。对问题整改不及时、建设任务未按期完成的村庄给予通报批评,同时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永无止境。下洼镇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生关键领域,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切实推动惠民利民成果转化,让宜居宜业成为和美乡村鲜明底色,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下洼力量。村民自觉参与美丽庭院创建。 各村设立和美乡村创建宣传栏。
  下洼镇秦口河畔和美乡村示范片区。“街巷长”制度上墙,负责人信息一目了然,村民大事小情随时解决。
  公益岗人员定时清理街巷环境卫生。
  村民陪孩子在整洁干净的文体广场休闲。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