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长风、驾高浪,搭平台、促发展。在6月29日举行的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远景综合智慧能源管理全面战略合作项目、阳光电源逆变设备智能跟踪储能系统项目、北海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中试基地项目、滨化-中控全面战略合作等42个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项目重磅签约,总投资达1267.04亿元。这一个个质量优、投资大的项目必将有力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并为我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汇聚力量。
那么,滨州强大的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磁场”如何生成?为什么这么多项目能够落地滨州?让我们一探究竟。
滨州“风光经济”得天独厚,“风光无限”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无尽可能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保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既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还能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就滨州而言,我市“风光经济”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多”、生产规模“大”、发展成效“好”,“风光无限”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了无尽可能。我市拥有167万亩未利用地,按照目前的转化率来算,可开发风电、光伏总装机规模6000万千瓦(如果未来技术提升、转化率提高,总装机规模可达8000万至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均居山东省前列。我市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已投产4条100米以上风叶生产线,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走在前列,累计并网容量连续三年增速25%以上。我市构建了新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发展服务中心等“六个一”体系,形成了“一港四园”产业布局,正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赢得与会领导、专家、企业家青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说:“滨州是我国石化产业的重镇,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明显优势。这是我们选择在滨州举办这次大会的主要考量因素,滨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为主体,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正在迈向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图强的新征程。”
“得益于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紧密关系和天然优势,滨州市风电铸件、电池材料、氢能利用等产业发展迅速,为滨州市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表示,中电联将积极引导会员单位与滨州深化合作,推动会员单位与滨州协同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并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开创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科技创新,让传统优势产业“化茧成蝶”焕发崭新风貌
“风光无限”创造无尽可能,而优势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奋发图强让传统产业“化茧成蝶”焕发崭新风貌。滨州石化产业有像滨化集团、鲁北化工、鑫岳化工等一批石化领域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滨化集团正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世界一流产业集团;鲁北化工在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方面一直是国内自主创新的领先者,如今正在打造全新的“氟、硫、硅、磷”循环产业链,构建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现代化产业集群;鑫岳化工等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油转化”转型,为很多地炼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我市加快优势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蝶变,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去年营收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6%,在多个领域走在全球或全国前列。比如,载元裕能生产的NMP全球规模最大,国科天骥生产的超高精细光刻胶世界一流、国内领先,京阳科技油系针状焦产量全国第一,宏桥新材料是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做大做强电子化学品等六大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以及轻量化新材料、纺织功能性新材料等产业链,推进京博化工新材料、滨华碳三碳四、鲁北万润锂电等多个百亿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此次大会上,滨化集团与浙江中控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结合各自技术和场景应用经验优势,在工业智能、工业互联网、生产式AI大模型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打造具有滨化和中控特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开拓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双方将联合打造滨化中控工业智能研究院,通过整合滨化多年氯碱生产管理经验、先进工艺技术及中控技术的数字化建设能力,引入中控技术135客户价值创新模式下最新的5T融合技术创新路径,积极打造智慧氯碱云运营系统,助力行业数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院长褚健说:“此次我们与滨化集团联合成立了研究院,就是希望能够利用工艺、设备、自动化的优势实现化学反应,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放大合作优势,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于三的效果。”滨化集团董事长于江则表示,面对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的新机遇,滨化集团将加速战略转型,加速蝶变布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国际化拓展步伐。未来,滨化将重点布局特种化学品领域,在湿电子化学品、功能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三条产业线迎难而上、匠心筑梦,全力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特种化学品基地。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次世代能源,氢能源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滨州氢能资源丰富,每年工业副产氢气超过20万吨。滨州入围首批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在加速打造渤海氢城。其中,滨化集团建成了万吨级汽车用燃料氢生产示范基地,在山东省氢气市场份额已达30%以上,氢气充装能力全国领先,连续8年荣膺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滨化集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李华友介绍,滨化集团将与中科院大化所深度合作,组建先进储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中能建集团共同打造滨州储能研究院,致力于储能技术等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绿电+储能+绿色化工”能源体系,加快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光伏自备电站、“绿电+烧碱+高端PVDF”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氢能领域围绕“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在氢能产品研发生产、装备制造及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全力拓展。
大投资大项目让企业家成就梦想,也必将助力滨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梦想成真
今年,我市全面启动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以创新驱动、金融拉动、人才促动、服务推动“四动并举”,让广大企业家在滨州筑梦、追梦、圆梦。这让许多投资滨州的企业家在滨州投资无忧、安心兴业。
“滨州提出要提高服务品质,打造品质滨州,我们切身感受到滨州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资滨州、服务滨州的信心和决心。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和华能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邓建玲介绍,华能沾化电厂曾作为鲁北最大的发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数十载,累计完成发电量超700亿千瓦时,2017年华能建成投产省内最大的2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目前,华能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后续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发,总投资约37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提供清洁电量11.3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23.5万吨,将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贡献更大力量。
此外,华能作为最早进入滨州的央企,近两年发挥牵头企业作用,还带动香港、北京、福建等地多家产业链相关公司在滨州投资兴业。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济师王葵表示,华能将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与当地党委政府、企业携手同行,让规划尽早尽快落地,使滨州这块热土上的优势资源尽快实现从规划到产业、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
中国大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明胜说,滨州是中国大唐入鲁发展的桥头堡,大唐集团将全力对接和落实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发挥好大唐滨州电厂、鲁北电厂的灵活调节和送出通道优势,高起点谋划建好一批风光火(燃)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全力服务和融入滨州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以大投资撬动、大项目牵引助力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我们相信,投身滨州这座“圆梦城市”,广大企业家必将在贴心服务、真情呵护中,心想事成,梦想成真。滨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也必将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