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习惯变化,患颈椎、腰椎疾病的情况较为普遍,颈椎、腰椎疾病在医院门诊已经属于常见疾病。
其实,颈椎、腰椎疾病来临之前,身体都会给出“提醒”或“预警”。日前,记者采访了滨医附院脊柱外科主任耿晓鹏,请他为广大市民解读颈椎、腰椎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出现疼痛或麻木感、眩晕感,是颈椎、腰椎疾病来临时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腰椎、颈椎出现疾病时,最常发出的“预警信号”是疼痛,但是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人剧烈,有人轻微,也有人呈现慢慢加重的趋势。
“这种疼痛可能由某一个动作诱发,也可能因为长久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耿晓鹏说。疼痛是非常直观的症状,引发的原因可能包括软组织劳损、腰背肌劳损、轻型颈椎病等。
耿晓鹏说,还有一种情况会出现疼痛,就是扭伤,比如患者突然变换身体姿势,导致腰部扭伤,继而出现剧烈疼痛。还有很多患者长时间行走后或者一觉醒来,会出现颈部、腰部因剧痛无法自由扭动的情况。这意味患者的腰椎、颈椎可能存在劳损,或者身患小关节滑膜炎。
“颈部和腰部都是活动范围比较大的部位,关节、血管、肌肉等结构复杂,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拉伤、慢性伤,或者局部血液回流不好,都会让患者感到疼痛、不适。”耿晓鹏说。
身体发出的另一个“预警信号”,是出现麻木感、眩晕感。事实上,引发患者头晕、眩晕的原因有很多,病情也较为复杂,既包括外科症状也包括内科症状,患者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查明病因。“还有些病人会出现一段时间持续的疲劳感,这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排除是否是过度劳累引起的,同时确诊是否患有颈椎、腰椎疾病。”耿晓鹏说。
颈椎、腰椎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让身体保持微微出汗状态最好
当前,我市天气持续高温。面对酷暑,空调房在给市民带来舒适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体机能出现“迫降”——本来在户外高温环境下,突然进入到一个低温环境,会让我们的身体发生自我保护反应。
“在炎热环境中,我们的血管会扩张,以达到散热的效果。如果此时突然进入一个寒冷的环境中,血管就会快速收缩,带来的问题是体温快速下降。”耿晓鹏说,一旦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中,汗腺分泌会暂停,颈椎、腰椎部位的组织结构会出现僵硬。因此,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达成了共同的理念:不要让身体有过度的变化,比如过冷、过热、时间过长。
“出于对大多数市民身体健康的考虑,我建议大家把空调的温度调到27-28℃,这样既能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也能让身体保持汗液的持续分泌,让身体处于微微出汗的状态。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耿晓鹏说。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者而言,要注意经常变换一下姿势,不要保持一个姿势太久。
“米字操”“放风筝”“数星星”——这些日常保健动作会让颈椎变舒适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的颈椎、腰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对于这些群体而言,适当做一些能够起到保健效果的健身操非常有必要。
耿晓鹏说,脊柱是人体灵活性非常强的部位,也是非常容易受伤的部位。要想保证颈椎、腰椎正常运转,就应该让这两个部位保持生理功能。对颈椎、腰椎而言,每一个放松的动作都应该确保两点——缓慢、舒展。
“适当练一下瑜伽,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舒展和平衡。”耿晓鹏说。对于更广泛的人群而言,还有一种简单易学的“米字操”效果也很好。“‘米’字只有六笔,我们把头当作‘笔尖’,缓慢舒展地在空中书写这个‘米’字即可。”耿晓鹏说,经常做一下“米字操”,对颈椎的保健效果非常好。至于腰椎的保健,“米字操”同样适用,只需要我们把上身当成“笔尖”即可。
另外,还有两个动作同样可以放松我们的颈椎。“我们在观察颈椎不舒适患者的影像片子时,会发现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反曲和强直。而‘放风筝’‘数星星’这两个动作,能够有效对抗反曲和强直。”耿晓鹏说,“每天晚上去仰望一下星空,坚持几分钟时间,大约数200颗星星就行,我们的颈肩就会觉得很舒适。”
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保守治疗即可,只有出现三种情况才需要手术治疗
当前,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病因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患者出现腰疼腿疼。那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是否需要做手术呢?
“对于采取何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我们的依据是手术指征。对于比较轻症的患者,我们尽量保守治疗。一般的治疗时间为三周到三个月。”耿晓鹏说。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第一种是患者出现腰疼、腿疼、神经损害指征,皮肤感觉减退、肌肉力量下降,并且有加重趋势;第二种是患者疼痛剧烈,且不仅仅是纯粹的腰疼剧烈,而是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剧烈,无法完成肢体动作;第三种是患者得了马尾综合征,即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影响大小便,那就必须要立即执行手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通常只有出现上述三种情况,我们会建议必须手术治疗。因此,其他情况的患者大可不必太过紧张,采用保守治疗即可,要注意保证休息,不要久坐久站,不要保持一个姿势时间过长,不要猛烈、剧烈地动作或者负重,在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不到万不得已,不必手术。”耿晓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