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聚力打造“制造强市” 全面推进“精明增长”

  厂”140家,宏桥新型材料上榜2023工业互联网500强,高端化工产业链入选全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博兴县入选省级“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
  坚持创新发展激活力。20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212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均实现当年倍增。印发实施《滨州市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新培育国家级水效、能效领跑者等5家,培育省级绿色工厂7家、绿色园区1家。构建科技创新项目梯度培育体系,培育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5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70个。《滨州市以工业新产品探路动能转换新赛道的改革实践》列入全省十大创新典型案例。
  增量: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成为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滨州是山东高端化工产业大市,形成了石油化工、海洋和盐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煤化工等五大产业体系,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93家。2022年,全市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2亿元,涌现出了滨化集团、鲁北企业集团、京博控股集团、鑫岳集团、中海沥青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市委、市政府立足新能源产业这一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研究确定了将新能源产业打造为全市“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大部署,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出了一条“向光而生、御风而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改革新路。
  滨州以大视野、多维度谋划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城市,高质量编制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方案、滨州市新型储能及储能产业发展规划、滨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确保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张蓝图、一个航标、一套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滨州市能源发展服务中心,成立新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聚焦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构建“一港四园”产业发展平台,同时,推动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开发建设示范,与渔业养殖、海洋牧场等一体化建设运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开发格局。
  滨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连续两年走在全省前列,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499.68万千瓦,居全省第5位;年发电量81.81亿千瓦时,居全省第6位。预计到2030年,滨州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年发电量达到300亿千瓦时以上。
  日前在滨州举办的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总投资1267.04亿元的42个新能源与新材料重大投资合作项目签约,强大的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磁场”正成为滨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实体经济是滨州最深厚的家底。各级各部门更加充分认识制造业在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实体系,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以加快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坚持稳增长、优结构、可持续,把“工业立市、实业强市”的牌子擦得更亮,不断开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