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任斐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深化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邹平市专场上获悉,近年来,邹平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狠抓“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全力以赴抓牢粮食生产,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3.54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了“19连丰”。
邹平市坚持适度规模化,让土地经营更集约。一方面,“小田”变“大田”,发展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截至目前,邹平土地流转面积69.81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五年增长37.8个百分点达到75.23%。另一方面,“粮田”升“良田”,建成高标准农田89.95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制全覆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76.78万亩,覆盖率达到80%以上;深入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提高土壤地力,真正把“靠天田”变成“高产田”。
生产标准化,让粮食质量有保证。一方面,种子标准化,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中种集团合作,累计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1.8万亩,获评山东省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连续2年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实现小麦良种推广全覆盖,为农户节省种子成本1200余万元。另一方面,技术标准化,连续3年实施山东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设四大对比试验基地,探索适宜当地的种植模式“最优解”,邹平市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省级认证;连续2年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
生产专业化,让农业生产更高效。一方面,种地农民专业化,开展乡村实用人才培育,累计评选省市县“乡村之星”191人,培育高素质农民1800余人次;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将农民职业化,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同感;截至目前,邹平共有35人获得职业农民职称,其中农民高级农艺师6人。另一方面,农业服务专业化,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全省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为契机,加强多元服务组织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143家,引导成立合作社联合社40余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粮食生产实现全过程专业化托管,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生产智慧化,让田间管理变精细。一方面,机械智能化,推动大中型农业机械配备导航定位、作业监测、自动驾驶等终端,促进农机精准作业,邹平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3.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机收损失率减少到2%以下,切实耕好节粮减损“无形良田”。另一方面,管理数字化,建成县级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田块级“一对一、点对点”管理与线上线下精准服务,服务面积达到35万亩;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未来打造国内首家无人农场试验示范基地,为土地经营提供更高水平的智慧化、科技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