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滨州市锚定“服务品质更优”,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凝聚“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共识,深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创新提升行动,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在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中涌现出了一批便民利企的亮点经验、创新路径,有力推动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树推典型标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各级各部门(单位)争先进位、创新创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本报特推出本期专题报道,盘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性亮点工作。
1.【优化政务服务指标】数字赋能“云上服务”让市场主体享便利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开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扩大“云上服务”。针对商事服务领域中高频事项推出“云帮办”服务,企业群众登录“云上课堂”即可对办事流程一看就懂、办事表单一填就对、办事材料一审就过,确保一次就能办好;通过“云共享”推出“商事服务直通车”,通过“云帮扶”开展在线咨询和视频指导,已完成远程指导363次;通过“云勘验”实施远程视频勘查,今年已累计开展远程勘验1393次,节约勘验里程46000余公里。通过“云审批”实行商事审批事项全程网办,平均压减审批时间90%,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有效提升。
2.【优化政务服务指标】电子印章“融合应用”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提速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开展电子印章“融合应用”,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成立电子印章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完成政府电子印章、企业电子印章、个人电子签名三类印章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有机结合、双向促进。推动企业电子印章兼容互认,探索电子印章生成“数据比对”和企业电子印章“即用即领”模式,深化电子印章应用供需结合,完成了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可用性开发,实现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申报渠道、办理环节、办理结果的多场景应用。
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指标】全国首创出台《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租赁土地办理工程手续的实施办法》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国首创出台《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租赁土地办理工程手续的实施办法》,明确投资人可利用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手续,有效破解了体制机制障碍和土地资源要素流动不畅的难题,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实施办法》经司法备案后,具备法律效力,为利用租赁土地办理建设工程手续提供了法律支撑;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门槛和财务成本压力;利用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手续是企业最快最便捷的拿地方式,推动了建设项目快落地。目前,全市各县区已有7个单位提交了项目审批手续申请,把20亿元投资留在了滨州,将为滨州拉动就业1600余人次,带来税收3亿余元。
4.【获得电力指标】“无证明”极简办电服务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水平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全面推行“无证明”极简办电服务,优化业务办理免提交证照证明清单,对办电事项“颗粒化”评判,深度梳理申请材料,直接取消6项,告知承诺2项,首批推出新装、增容、更名过户等7类业务场景,身份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17项电力业务办理免提交证照证明清单。推进涉电政务信息在线调取,线上线下实现电子证照全渠道调用,实现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办电业务全程电子化。拓宽“无证明”服务应用范围,数据赋能积极开展居民充电桩共享办及免物业证明服务,压减办电时间、简化办电手续及流程,有效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电力”的便利度、获得感。
5.【获得用水用气指标】“智慧共享服务民生”党建联盟赋能水电气暖信视“共享营业厅”建设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动建立“智慧共享服务民生”党建联盟,助力水电气暖信视“共享营业厅”跑出加速度。将水、电、气、暖等10家专营单位纳入联盟机制,与“15分钟生活圈”“大物业”工作相结合,推动共享服务网点下沉社区,与滨城区彭李街道达成合作意向,试点打造27个社区服务站,将“共享管家”纳入网格员管理,满足群众“家门口”办理需求。推进互联互通,全市已建成“共享营业厅”65家,服务专区、服务专席、服务专员“三专模式”搭建完成,实现水电气暖信视咨询、缴费、报装、查询等业务一站式办理,营业厅涵盖业务种类和范围居全省前列,有效解决了原市政公用事业服务网点功能单一、覆盖面小和群众办事“多头跑、跑远路”难题。
6.【登记财产指标】“带押过户”打造“三合一”组合登记+交易资金银行托管服务新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造“三合一”组合登记+交易资金银行托管模式的“带押过户”登记服务。深化流程再造,一个场景、一次收件、一套材料、一个环节,实现“三合一”组合登记:即不动产转移登记、原抵押权变更登记、新设立抵押权登记等业务“同步办”“合并办”“合并审”,30分钟“一次办好”。从群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出发,实行“交易资金银行托管”模式,转让方、受让方、银行业金融机构约定交易资金由银行托管,既免去转让方为转让不动产解除原抵押筹措过桥资金而产生的高额利息,也不需要第三方公证机构提存的公证费用和支出其他费用,并省去了转让方贷款提前还款、注销抵押等环节的时间成本,构建形成“带押过户”效率高、零费用、风险小、覆盖广的最佳路径。
7.【纳税指标】税费服务热线数据“穿透式”分析机制提供精细化定制服务
市税务局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深化“以数治税”理念,深挖税费服务热线数据资源,创新建立“分类归集—分级响应—分项监测—持续提升”的税费服务热线数据“穿透式”分析机制。以来电明细数据为基础,以“号-人-户-税”模型为枢纽,建立“高频次电话”“重点咨询企业”等5类来电标签数据库,对纳税人海量诉求信息分类归集。建立“市-县-分局”三级分析结果协同应对机制,对归集的纳税人诉求分级响应。建立以应对质效、纳税人反馈等为主要项目的分析成效监测机制,对数据分析结果应对成效开展分项监测,形成“分析-应对-反馈-提升”的工作闭环,不断提升服务工作质效。“来电偏离率”排名居全省第3位,“主动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性”指标得分列全省第1位,满意率达99.97%。
8.【跨境贸易指标】进口棉花样品标识“智慧追溯性体系”提升棉花检测效率20%
滨州海关建立进口棉花抽样检验检测样品标识“智慧追溯性体系”。规范进口棉花样品传递,对进口棉花样本逐包赋码,跟码流转实施检测,依码录入保存结果,实现棉花样品全项目检测信息可检索、可追溯,对实现棉花检测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缩短检测时长,深化棉花质量信息现代化管理,为企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系统开发以来,取样端在滨州海关试运行,检测端在济南海关技术中心滨州实验室试运行,系统可通过导出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实现数据统计自动化和数据传递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反映良好,已累计完成22批次、30588包进口棉花的抽样检验检测工作,棉花检测效率提高20%。
9.【优化金融服务指标】深化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变传统的专项资金投入为融资担保增信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聚焦破解中小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出台《滨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将财政和金融政策融合,变传统的专项资金投入为融资担保增信,撬动金融资本,引导市场力量支持企业融资,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信保基金担保增信、应急转贷以及风险补偿等政策的引导和保障,推动形成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开展信保基金企业评级,将评级结果与融资扶持挂钩,由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引导企业认识到信用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10.【优化金融服务指标】大力实施“三纵八横”金融畅通工程金融运行成效显著
人行滨州市分行深入开展以“增加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三个纵向维度和“绿色低碳、实业强市、科技创新、民营小微、乡村振兴、重大基建、扩大内需和涉外经济”八大横向领域为内容的“三纵八横”金融畅通工程,推动金融运行取得良好成效。印发《关于深化金融畅通工程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意见》,推动供应链票据发展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政策工具。今年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8%,高于全省平均1.4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今年1-6月,累计办理再贷款再贴现82.03亿元,支持市场主体6223户,办理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再贴现规模列全省第2位。
11.【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强化与证券交易所、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战略合作赋能制造业发展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强化与证券交易所、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战略合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以及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服务需求的骨干优势企业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知识培训、“一对一”现场指导、提前审核对接等差异化资本市场服务,加快企业上市挂牌融资进程,助力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7月7日,中信集团与滨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滨州赋能中心”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全市证券交易所在审企业2家,山东证监局辅导企业5家,已正式启动上市挂牌程序正在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改制企业10余家,全市“申报一批、辅导一批、储备一批”梯次上市挂牌格局已全面形成。
12.【办理破产指标】打造“凤栖梧”破产审判品牌深化推进破产审判机制改革
市中院成立困境企业司法挽救分诊室,对经营出现危困情形、具有重整需求和价值的民营企业引入困境企业司法挽救分诊室,提供包括破产法律咨询、破产立案引导、组织和解等服务。成立“滨州凤栖梧重整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和重整投融资服务深度融合的优势,集项目推介、投融资撮合、流程管理、重整价值识别于一体,建立投资人库、诉前困境企业信息提前发布等制度,搭建起全流程破产财产处置服务体系,变破产审判为招商引资。出台《预重整案件操作指引》,推动各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协商形成预重整计划草案模式,保障和规范庭外重组与重整程序顺利衔接,为各类市场主体稳健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保障。
13.【解决商业纠纷指标】以“三道加法”推进立审执衔接 辖区法定审限内结案率长期保持100.00%
市中院创新实施“三道加法”,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在源头、节点和系统上精准发力,推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审限管理走在前列。实施“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加强源头把控和分流,强化与法智护航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协同联动,将“大调解、小信访、小诉讼”落到实处。实施“审限预警+专项调度”,做好节点管控和管理,所有诉讼案件进度条均以绿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进行预警。实施“系统督导+激励考核”,推进管理科学和高效,坚持实质解纷导向,突出整体谋划,不断推动整体质效指标提升。今年截至7月1日,全市辖区法院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达100.00%,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00%,位居全省第1位。
14.【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创新评价机制探索企业技能人才发展新路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深化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密结合,为开展自主评价的企业加快落实培训补贴。坚持“谁评价、谁使用、谁兑现待遇”的原则,引导企业将自主评价结果与工人薪酬待遇挂钩,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鼓励,力争让评价工作真实可感。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的任务目标,走出一条符合滨州实际的企业技能人才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达到425家,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评价技能人才4万余名,技能人才发展实现结构性突破,得到全国总工会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相关工作全国推广。
15.【招标投标指标】以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试点引领服务品质提档升级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东滨州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也是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唯一入选的试点项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制度化、信息化与标准化紧密结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流程标准化、信息公开标准化、平台建设标准化、数据管理标准化、信用管理标准化、监督评价标准化以及工作人员行为标准化,全领域、全方位构建公共资源交易“滨州标准”体系,形成了诚信评价体系、远程异地评标、融资保函服务等多项可复制、可借鉴的“滨州智慧”“滨州经验”,以高标准引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品质全面提档升级。
16.【招标投标指标】“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入选省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示范事项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创新,依托现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系统、监管系统,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运行标准和规范,优化平台系统功能,整合现有监控系统、拾音系统建设数字化音视频行政监督系统,向全市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业交易、产权(要素)等业务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全覆盖,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新模式。“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作为我市示范任务被列入省发改委《2023年度全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领域“揭榜挂帅”、试点、示范事项清单》。
17.【招标投标指标】“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入选省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试点事项
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拟依据滨州市企业公共信用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依托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设立优化信用评价指标和标准,从减免投标保证金、评标设置信用分值权重、信用金融服务、评审专家信用管理等方面,加大信用评价结果在标前、标中、标后的应用,实现信用信息贯穿市场主体招标投标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阶段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招标投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建立公平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入选《2023年度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揭榜挂帅”、试点、示范事项清单》。
18.【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打造跨区域协同保护、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市市场监管局实行跨区域线上口头审理、异地同步司法确认,进一步固定和拓展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适用范围,构建案件审理“零距离”、企业维权“零成本”、司法确认“开新局”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通过线上审理、司法确认、上链存证,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作、行政和司法衔接机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市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市场监管局线上协同审理了3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案件和2件行政裁决案件。两地法院通过审理,对3件调解案件均作出了司法确认,出具了民事裁定书。由请求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办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在全省尚属首例。
19.【市场监管指标】深化推进“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综合监管省级试点事项
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推进沾化区城镇燃气领域“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围绕城镇燃气行业领域所涉及的燃气经营、燃气输送配送、燃气使用、燃气管线施工、燃气具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打造形成住建、审批、市场监管、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联管联防联控综合监管体系。探索实施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推动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实现“一级发起、全网协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探索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财产保险、贷款服务等领域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该项工作入选“揭榜挂帅”省级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
20.【法治保障指标】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全过程合规建设法治服务的意见》
市司法局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全过程合规建设法治服务的意见》,整合法律服务、执法、司法等法治服务资源,创新开展企业合规建设“四航并进”,指导规范实施企业落地合同“全审查”、入企普法宣传“全覆盖”、企业法治服务“全领域”等法治服务,建立企业无事不扰“宁静日”制度,印发首批《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推行“有温度”执法,将“合规要求”精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企业发展全周期铺设全链条“法治轨道”,实现法治服务“领航”企业经营,执法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司法服务“引航”企业修复,合规激励“助航”企业创新,真正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持续擦亮全国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