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高新区小营街道: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百姓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韩红艳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只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才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打造丰富多彩文化生活,促使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以文铸魂,抓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形
  农村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乡愁”的寄寓地。乡土文化中蕴含的传说故事、古建遗存、民俗风情、家族族谱、传统技艺等,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财富。
  守好本地文化的原生性、本真性、乡土性,才能让乡土文化活起来,让乡土文化助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家庭和睦、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对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视,小营街道一以贯之,近年来更是持续挖掘乡村文化遗址资源,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每一处古村、古居、古树都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和具体责任人,分工明确,落实有效;辖区现存的5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水塔、一处古烽火台,都被保护得很好……这是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见证,无论在文物价值还是将来旅游开发上都有保护的必要性。
  坚持以文化人,抓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百姓的“脑袋”也同步富裕起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
  今年以来,小营街道举办送戏下乡活动35场、惠及村庄45个,让观众在“小剧目”中感受新变化,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村民王翠玲说:“庄户剧团的表演非常接地气,表演《小姑贤》《喝面叶》《借年》等传统剧目时,观众基本挤满了院子。”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吕剧不仅是山东地方戏的优秀代表,一直以来也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优良载体。
  乡村小院里、广场上,精彩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带领大家“穿越”到烽火岁月。电影下乡深受辖区青少年喜爱,播放的电影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题材,引导青少年了解峥嵘岁月,感悟“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汲取不竭前进动力。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自去年开始,分批对存书较少的农家书屋共补充图书3000余册。为解决孩子们暑假期间无人照顾难题,各社区农家书屋举办了以‘快乐假期幸福阅读’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小营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韩亚迪说。
  坚持以文兴业,抓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学锋介绍:“黄河道旭段几个村庄,地理位置优越,有悠久的治黄历史和丰富的抗战故事。小营街道在道旭管区设立了黄河水利文化和革命红色故事两个展厅,让人们通过展厅了解过去的历史。这两个展厅的建设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能够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近年来,小营街道依托沿黄优势,打造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在沿黄大坝建造了公园、广场、凉亭等相关景点。现在,黄河大坝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以文兴业,既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位文化需求,也能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小营街道着力激发文化企业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对企服务水平。“辖区内文化企业有十几家,其中多家是成立几十年的老企业,由于前几年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停滞。为此,街道文化站做了一次详细排查,并为企业介绍文化企业贷款帮扶新政策,把服务送上门,助力文化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小营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初孟娜说。
  小营街道将继续以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效能,推出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全方位繁荣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