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2日
建好“一堂”打造“一馆”汇聚“一群人”
临池镇多措并举扎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文章字数:1,460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李裕如报道)近日,笔者走进夜晚的邹平市临池镇郑家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整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星星点点的灯带。“看这灯多亮,路也好走,晚上出来逛逛再也不怕看不清路被绊倒了。”村里最爱晚上串门子的80岁奶奶郑玉芳乐呵呵地又出门遛弯了。据了解,修路、亮灯只是郑家村打造“老年人幸福村庄”工作的一小部分,为让村内老人生活得更舒适,该村还在老人用餐、娱乐、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郑家村总人口400人左右,村子不大,但老年人占比却不低,5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35位。老人一多,怎么能让村里的老人过得舒心、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就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毕明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经过村“两委”班子的商讨研究,该村从“堂”“馆”“人”三方面入手,建一座孝善食堂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打造一个“乡村记忆馆”丰富老人文化生活,汇聚“一群人”为老年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全面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建好“一堂”,烹制暖心菜
  “以前早上不想做饭,就吃点前一天的剩菜凑合凑合,现在好了,早晨我只需要走个几百米到孝善食堂就有热乎乎的饭菜了,饭菜质量好,人多也热闹,可比自己在家强。”郑家村已经88岁高龄的郭秀珍高兴地说。
  郑家村投资16万元建成的孝善食堂于今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每个周末都会为村内7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早餐,食堂内配有消毒柜、蒸锅、灶台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多种菜品的制作需求。同时,考虑到老人身体及健康状况的特殊性,孝善食堂选聘的厨师均为本村有照顾老人经验并擅长做菜的妇女,她们会定期与老人们进行沟通,调整菜品与饭菜口味,让老人们吃得更舒心。
  打造“一馆”,建好休闲地郑家村投资2万余元,对孝善食堂斜对面的闲置房屋进行了大翻修,将筹集的早年间的农耕器具、木工工具、生活用具等按类陈列,打造出了既可用于老年人饭后休闲娱乐,也可作为村内孩子们了解农耕、村庄文化的“乡村记忆馆”。“乡村记忆馆”每日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至下午5点,与孝善食堂仅隔十几米,老人用餐后到馆内参观十分方便。据了解,馆内陈列物品共计100余件,从织布机到老剪刀,从辘轳到木犁,无一不承载着老人们对于村庄的记忆,很多老人都会吃完饭后到馆内走走转转看看,与老哥们老姐们聊聊天,回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汇聚“一群人”,打造幸福路
  “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子女都不在身边的老人,平时没人在身边,他们有事我们很难第一时间知道。”毕明德说。为及时掌握老年人生活状况,第一时间将服务送至老人身边,近年来,郑家村村干部、包村干部、志愿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一群人”坚持“包户联人”,定期上门询问老人需求,第一时间将最贴心、最实在的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充足保障。据了解,郑家村将“每日上门查看高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春风行动”“年节走访”等工作纳入到党员联户、入党积极分子志愿突击队日常工作中去,全方位、全时段、多方式为老年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近年来,临池镇以“老年人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为理念,围绕老人用餐、健康体检、困难人员帮扶、孝老爱亲文化宣传、敬老院改造升级、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聚力打造更为便利、舒适的养老助老敬老环境。截至目前,临池镇已建成“健康驿站”1处,建成孝善食堂8家,维修更换路灯600余盏,送医上门、个性化健康指导等服务工作实现常态化开展,老年人友好环境逐步形成。同时,该镇积极组织36届孝文化节,评选德孝人物近80人,在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将“敬老爱亲”文明理念化作春风,吹遍全镇每一个角落。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