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智慧种田”解锁高产高效丰收“密码”
明集镇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打造智慧农业数字平台,推动农业规模化、智慧化、机械化
    农技人员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实时了解玉米收获情况。

    眼下,各村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晾晒玉米。

    看着收获的玉米,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户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一飞三防”作业。

    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精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李蓓蓓报道)眼下正值玉米收获季,近日,笔者走进邹平市明集镇智慧农业服务中心,智慧农业数字化大屏上正在实时“直播”玉米收获场景:4台大型玉米收割机马力全开,整齐划一向前推进,切割、剥壳、脱粒,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实时调度监控玉米收获情况,实现了农业生产可视化管理。”明集镇农业综合中心主任牛方鹏告诉笔者,在明集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天上看、云里算、掌上管”的高科技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现实。
  据介绍,在明集镇,智慧农业服务中心让农田有了“智慧大脑”,地里的土壤墒情监测仪、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视频监控、气象站等实现了对气象、虫情、苗青、墒情的实时监测,农户远程关注作物生长状况,并根据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的需求,进行适时灌溉、施肥、喷药、除虫等。“高科技为我们农民种地提供了科学指导,种地不再是‘苦差事’。”明集镇解家村种粮大户刘水波指着手机上的“惠种田”App说,“哪个地块有害虫、害虫长什么样、数量是多少,从手机上一目了然,预报准还及时,为我们种地提供了详细方案。”
  刘水波介绍,过去种地,大热天打药不仅是个苦差事,有时候高温加药物挥发,还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现在动下手指,就能实现浇水施肥,指哪打哪,效率还很高。与过去天天被困在田间地头相比,现在每天像在做科研:操作无人机进行巡田,随时查看作物长势;借助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实时监测苗情、病虫害情、墒情和灾情;发现需要给农田浇水后,点击手机“灌溉”按钮遥控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进行灌溉……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明集新农人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科技农田”处处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崭新的气象。
  作为农业产业强镇,明集镇6.1万亩耕地于2017年完成了整建制流转,全部耕地由298名种粮大户统一种植,蹚出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2022年,该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智慧+”设施,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智慧化、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截至目前,该镇玉米收获面积达4万余亩,亩均单产达900公斤,远高于邹平市平均水平,真正实现农业发展高产高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