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环境品质更美:
厚植生态文明底蕴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裴庆力












  今年以来,滨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环境品质更美”作为提升“八大品质”、建设品质滨州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城乡更美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底色。滨州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以生态和谐的绿色为底色,打造人城和谐、产城和谐、四季和谐的生态城市。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滨州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加强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全市PM2.5、PM10、综合指数持续改善。在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坚持陆海系统治理,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63.6%,较去年同期提升9.1个百分点,省控以上断面全部消除Ⅴ类水体,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同比改善8.01%。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源头管控,土壤环境稳定巩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摒弃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老路,坚定走好内涵式、可持续的精明增长之路。滨州有力有序推进“降碳”,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动能向新动能转变,推动能源结构从偏煤向绿色能源转变,推动运输结构从偏公路向铁运水运管运等多式联运转变,推动用地结构从偏化肥农药向有机肥、生物农药转变,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聚焦“双碳”目标,立足新能源资源优势,滨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新能源产业、锂电新材料等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滨化集团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水效、能效领跑者,宏发铝业等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博兴经济开发区、沾化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我市完成3002家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推进城市更新,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更是品质滨州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市积极探索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滨州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品质之城,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大力发展绿色建造,上半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3.8万平方米,占比达35.1%,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433.8万平方米。完成新立河九大片区治理,徒骇河引调水一期工程竣工。深化“绿满城市·花漾滨州”行动,建成城市公园89处、口袋公园190处,打造儿童友好公园32处,开放城市绿地16处,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漫步见水、转角见园成为城市标配,城市的“高颜值”成就人们生活的“高品质”。统筹实施三大改造,截至9月底,9008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开工7431套,开工率82.5%,建成3278套。全民健康文化中心主体育场计划10月底建成投用,公交枢纽和智慧立体停车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57万元。滨州实验学校步行过街天桥正式开放通行。
  滨州深化节约集约用水改革,实施了《滨州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印发《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完成2022年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7例水权交易,盘活闲置水资源交易水量1012.5万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全市黄河水占用水总量比例由85%下降至67%。截至9月底,全市23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8.6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6.6%。
  如今,生态滨州的本色越来越亮、绿色滨州的底色越来越浓、品质滨州的成色越来越足。下一步,我市将坚定不移锚定品质之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州。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