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宋静涵报道)10月26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身边的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惠民县专场上获悉,今年以来,惠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期所盼,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领域短板,8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兜底民生”加快向“品质民生”转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1—9月份,惠民县民生支出32.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7%,增长7.9%。
坚持立德树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办学条件持续改善。落实教育强县战略,统筹全县教育发展布局,投资17.3亿元,规划实施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和3所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校扩建项目。其中,惠民县一中东校区扩建工程投资3.24亿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今年交付使用;职业中专二期建设项目投资5.97亿元,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2024年4月底前将投入使用;惠民县乐安第三实验学校投资4.72亿元,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设计招标已完成。同时,持续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新建幼儿园1处,提升幼儿园2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87%。教师素质显著提升。多形式、广渠道、大力度招聘教师,新增年轻优秀教师125人,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活力。实施人才强教队伍锻造行动,3人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培养人选,7人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实施“强教研、抓成绩、提质量”攻坚行动,推动县级“研、训”、镇级“管、评”、校级“教、学”“六维一体”协同发展,激活教育发展新动能。遴选中小学学科教研员22名,配足配齐教研队伍,3人被聘为省级兼职教研员。推行教师岗位分层逐级竞聘,分级设置岗位773个。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实现优教优酬。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创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处、市级研学基地11处、市级优秀研学旅行课程6个,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生命至上,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依托滨州市中心医院、惠民县人民医院、惠民县中医医院,在15家基层卫生院创建名医基层工作室20处,一体化卫生室达236处,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在全市率先完成医共体中心药房用药目录制定,顺利通过全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试点评估。新建镇级急救点4个,构建起农村30分钟急救圈。获评滨州市健康专车试点县。诊疗服务质量更优。县直医疗机构全部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惠民县人民医院实行“门诊一日挂号,复诊三日免费”,惠民县中医医院、惠民县妇幼保健院挂号费用全免。在全市率先实行“住院无押金”管理,因自然疾病住院并符合医保报销政策的患者,可零押金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自今年4月份实施以来,已有19082人享受到该政策。医保服务便捷高效。线下,建成医保服务站点273处;线上,71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22项业务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线上可办业务占比达到98.6%。各类医保政策提标扩面,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持续深化。门诊慢性病种类增加至63种,入选全市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县。今年以来,全县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5.37%。
坚持精细治理,城乡居住环境日益改善。惠民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绿色生态宝地、品质生活宜居地。城区品质更优。持续加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建千年护城河健身绿道7.5公里,累计建成棚改安居房1.16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46个;完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78个,老城功能更加完善。推进新城开发,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达100亿元,创新创业产业园、万达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大体量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加速起势。下足绣花功夫,抓城区内涵提升,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09%,深度保洁率达97.6%。村镇颜值更靓。新改扩建农村道路165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利。累计创建美丽庭院户2.5万户、美丽乡村示范村82个。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基础设施配备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9%以上。11.9万户农村户厕和144座农村公厕整县制托管,农村改厕后续管护经验做法全省推广。治理效能更高。建成省级智慧社区试点9个,打造省级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2个,通过省级新型智慧城市中期验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累计完成42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惠民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坚持润心铸魂,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惠民县是中国曲艺之乡、省级旅游强县和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激活丰富文旅资源,极大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体设施更趋完善。1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109个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市级标准,胡集镇纳入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创建名单。建成“百姓健身屋”试点5处,行政村体育健身场地覆盖率达到100%。文体活动形式多样。举办胡集书会、小戏小剧展演、民间秧歌会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下线上群众文化活动108场次,举办黄河文化艺术季消夏广场主题活动18场。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开展县级院团演出461场次,邀请省市级专业院团演出58场次。文旅体项目强力带动。鑫诚田园入选省级智慧旅游样板景区,魏氏庄园入选省级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示范景区。孙武不夜城开城运营,为群众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成为激活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博览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首届“孙子兵法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重大活动在惠民成功举办,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无限魅力,激发起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坚持兜准兜实,社会帮扶体系逐步健全。养老体系不断健全,实施“暖心照护”提升工程,为2492名经济困难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免费为老年人安装扶手、提供护理床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2227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和212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现有养老服务机构21家、养老床位317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879张。成功创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示范县。助残扶残持续强化。开展残疾人辅具适配等志愿助残活动,服务残疾人900余人次,发放各类辅具2000余件。培训残疾人245名,创建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处。新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4处,镇街实现全覆盖。石庙镇“如康家园”引进企业运营,开展辅助性就业,为残疾人缴纳五险的经验做法全市推广。获批省级长期护理险与残疾人托养服务、护理、康复补贴等政策衔接试点县。救助体系日益完善。依托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对生活困难及其他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健全县、镇街、村居三级响应机制,发挥“e家大救助”平台服务效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实现“掌上办”。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救助困难学生112人,发放救助金32.9万元。4月1日起,特困人员到惠民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享受免费住院优惠政策。惠民县社会救助经验做法全省推广,“惠救助”入选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同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199人,帮助263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坚持和谐善治,群众安居乐业更有保障。改革强警成效显著。各派出所均完成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综合指挥室“两队一室”建设任务,构建起“协作区主战、各警种主建、派出所主防”新格局。为民服务效率提升。建成集办理治安、户政、出入境、“车管+交警”、禁毒、网安、刑侦等公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临时身份证办理等14项业务审批权限,以及驾驶证补证换证等6项高频交管业务事项,均下放至派出所,出生登记等70项业务实现一窗受理。同时,推行数字警务,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财、暴力极端等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