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穿越千年寻笔触,吾将上下而求索
滨州书法家陈杰受邀参加“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
  国庆前夕,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次大展意义非同凡响——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发现的书法范本58件,突出“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创作理念,进行58组主题创作,含题跋、临帖、创作、解题。通过古代经典与当代创作相映照,阐释新中国考古发现文字遗迹对当代书法的楷范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铁凝等出席了开幕式。
  秉承“经典文脉”的“新时代表达”,大展邀请了116位书家参与临写与创作,以当代立场展示新范本的艺术表现方式。而在这116位书法家之中,山东省仅有3人,其中,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杰受邀临写“敦煌汉简《传马名籍》”,并参加了开幕式。用他40年的书法积淀和砥砺修行,挥毫还原出简帛书法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灿烂一笔。
  受邀临写敦煌汉简《传马名籍》,展示简帛书法的烂漫灵动
  “传马一匹,駹,牡,左剽,决两鼻两耳数,齿十九岁,高五尺九寸……”
  陈杰临写的这篇《传马名籍》,出土敦煌。顾名思义,是古时记录马匹体貌、色泽、尺寸、年齿等信息的生活笔记。遥远的文字在千年前的竹木简牍上依然清晰可辨,或飘逸,或古拙,无拘无束,率意而为。观赏之令人神往,临习之给人灵感。
  “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专门邀请陈杰临写此篇,是对陈杰多年来在西北汉简书法创作方面成就的高度认可。“大会给出了《传马名籍》命题作文,要求不能完全实临,需要加入创作元素,但又不能太过自由发挥,脱离原作。创作难度着实不小。”陈杰说。为了完成好这幅作品,他前后历经10余天,反复修改完善10余遍,终于完成了一篇满意之作送展。
  能够参与这样规格极高、意义深远的书法大展,在陈杰看来,既是荣幸,也是对自己的激励。“这次参展,是自己对传统文化创新演绎的一次尝试,怀揣经典意识,努力诠释时代精神。”陈杰说。
  简帛书法开启陈杰艺术创作的“全新天地”:为简帛书法大放异彩倾注心力
  陈杰与简帛书法的邂逅,多少有些机缘巧合。
  1984年,年轻的陈杰还是一名企业职工,怀着对书法的一腔热爱,他参加了滨州市书协举办的书法培训班,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1年,陈杰工作调动到滨州画院,1992年,陈杰担任市青年书协主席,1998年,驻会市书协工作。这段时间,他的书法创作领域主要聚焦于楷书、行书和魏碑等。
  2000年,陈杰受一位书法界名家推荐,购得一本《简牍帛书字典》。翻阅之后爱不释手,他被古朴烂漫、自然灵动的书法字体深深吸引。2012年,一本《河西简牍》令他深受震撼。古朴自然的结体,雄强夸张的笔势,纵横肆意的用笔,变化多端的章法,彻底将陈杰打动,自此开启了他大西北汉简书法的学习之路。
  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探险发现西北汉简。后西北汉简不断被挖掘、整理,数量俱增,而且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不仅是我国汉代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两汉丝绸之路开拓创兴、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西北汉简的大量出土,无论从历史、从文物、从书法角度而言,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书法学习空间,给书法界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带领书法界踏入了一片新的天地’。”陈杰说。数以万计的竹木简牍,真切展现了汉代书法艺术的原貌,生动反映出两汉书体历史嬗变的具体进程,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和研究价值。
  2013年,陈杰专程来到甘肃简牍博物馆,看到了魂牵梦萦的书法原本。“当你看到古人真正的墨迹,心里会觉得豁然开朗。书法线条的质感、字形的自然,让人深受启发。”陈杰说,在临摹汉简方面,当时的博物馆馆长和同事们也给予了陈杰极大的支持。“我当时每年都会去博物馆的地下仓库里临摹,这段经历,也让我在内心里,开辟了新的追求目标,树立了一座需要去竭力攀登的高峰。”陈杰坦言。
  天道酬勤,陈杰的坚守和勤勉,得到了书法界的认可和赞誉。2015年10月23日,由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西北汉简与陈杰简书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集中展示了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藏的部分西北汉简精品以及陈杰的简牍书法作品36幅。他的作品,同千年前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一起并排展出并被甘肃简牍博物馆所收藏,迎接今人欣赏的目光。而他也坚信,未来将是简帛书法大放异彩的时代。
  在不断思考、否定、创新中“悟道”——走出功名簿,完成穷尽一生的求索
  今年58岁的陈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滨州分中心主任,甘肃简牍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40年笔耕不辍,全身心投入到书法创作中,也让他在书法领域的造诣和成就也逐渐被更多人了解、认知——他的作品分别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八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展”;两度荣获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第二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6年获《书法》中国书坛青年书法百强榜”十佳称号;2008年入选“《书法》中国书坛中青年书法百强榜”;2010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举办的“中国百名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先进个人”;2016年参加甘肃简牍馆博物、岳麓书院等主办的“全国简帛书名家展”;2017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第十届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2017年,由荣宝斋《艺术品》、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陈杰简书展》在荣宝斋展览馆开展,共展出陈杰简书70余件。中国书法艺术界的领导和专家陈洪武、胡抗美、曾来德、曾翔、江连洲、刘绍刚、马啸、苗培红、张铜彦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均对陈杰选取简书作为书法创作突破的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0年9月,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在滨州建立全国第一简帛分中心“滨州分中心”,陈杰承办了3次全国公益简帛书法高研班的工作,为滨州做出了文化品牌和影响,他自己也成为中国第三、四、五、六届高研班的汉简临创书法导师。
  诸多荣誉是陈杰在书法之路躬身修行的印证,也是对他不断探索实践、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褒奖。“书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你唯有把它作为一门学问、一项工程去研究,才能不断发现新鲜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境界。”陈杰说。这些年,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室进行临摹,临摹了几万枚汉简。他把学书视为“悟道”,持续地思考、不断地否定、不停地更新,寻找穿越千年的笔触,找到下一步要前行的方向。“艺术之行,不进则退,把心沉下来,从功名簿上走出去,才能完成这一场求索。”陈杰说道。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