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隆卫报道)11月22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身边的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文化和旅游局专场上获悉,2023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锚定“文化品质更好”,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7项,共接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58件,其中涉及文化旅游市场管理工作100件,涉及公共文化服务58件,办结回复率达到100%,群众的难题难事实现“动态清零”。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夯实服务阵地
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各级公共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持续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43个,其中国家一级馆11个,二级馆8个。9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3026个村(社区)全部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连续3年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作,建成市级乡村文化样板镇村65个,3个村镇进入省级样板镇村终评名单。2023年,28个市级乡村文化样板镇村创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年底前完成验收。加快推动博兴县、阳信县、惠民县等县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和提档升级,打造文化服务新地标,拓展基层文化服务阵地。
持续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书香滨州”三年建设计划为引领,实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程。2023年,滨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乡村书房、高家渡革命历史展览馆、杨柳雪镇杨柳雪村4个公共文化空间分别获评山东省最美基层文化空间、最美公共阅读空间、最美文博艺术空间和最美乡村文化空间;争取市级专项资金1157万元,用于主城区30处城市书房、智能书柜建设;统筹县级资金,利用3年时间在各县市区建设打造至少105处城乡书房。目前全市建成城市书房24处,乡村书房44处、智能书柜14处。其中2处书房获评山东省“最美城市书房”“最美乡村书房”。2023年新建打造的52处城乡书房、智能书柜已全部免费开放运行,打造认定市图书馆、市图书馆滨城分馆2家儿童友好图书馆,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展“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生活圈”。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公共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成功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周末戏相逢”“一村一年一场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我市4家剧场成功列入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首批试点剧场,数量居全省第一,群众“低票价”乐享“高质量”演出,截至目前,147场演出场场上座率在90%以上。投入2000余万元,持续开展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目前累计送戏演出、公益电影放映4.6万余场,惠及基层群众约500余万人次;聚焦群众参与度和体验感,切实让群众“唱大戏、当主角”,举办舞蹈“跳起来”、主旋律“唱起来”“乡村大舞台”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小戏小剧下基层演出920余场。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亮点纷呈。深挖滨州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内涵,打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黄河文化艺术季”“市民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23年,举办第二届市民文化节,累计开展高品质演出、培训、赛事、讲座、展览等9大类活动724场;高标准举办2023年中国胡集书会、黄河流域地方曲艺展演、“四季村晚”等特色活动,连续3年12场“村晚”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把“村晚”打造成为增进情感、凝聚人心、提振精神的“文化大餐”。
深入打造文化亮点,做实文化服务
培育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深入推进总分馆制,文化共享体系更广,全市225家图书馆、文化馆及其分馆依托“公共文化云”实现资源共享;持续推动邹平市实施“耕读联盟”计划,在获评“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基础上,以乡村阅读、全民阅读新举措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走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在2023年山东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市作典型发言,向全省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滨州经验”。
打开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全市公共文化场馆依托滨州“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线上图书资源、文化慕课等,为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免费数字文化“云服务”;推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智慧化升级,市文化馆列入山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试点单位;市图书馆滨城馆阅览自修室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开放,实现了“书房·工作间·会客厅”复合功能,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围绕“2023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主题,依托全市2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个“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资源优势,高标准承办“大地欢歌”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此次活动是文旅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惠民活动的首场落地展演,获市委市政府及时表扬;承办2023年山东省秋季村晚暨农民文化艺术季活动,“乐享丰收·悦享村晚”山东省区域性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展演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充分彰显了我市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活力。
持续深耕文旅融合,落实文旅惠民
政策引领。印发《滨州市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滨州市地接旅游奖励办法》,开展“引客入滨”、门票减免和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举办第七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策划发放1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创新开展“山东手造·滨州精品”进景区活动,目前已在28个景区设置34个销售专区;成功打造“滨滨有礼”特色文旅商品云展销平台,汇集、展示滨州特色文旅商品370余种,多种形式的促销优惠活动,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复苏走热。
项目为王。举办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扎实推进总投资238.06亿元的63个文化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197.15亿元的27个重点文旅项目。成功召开滨州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知名企业滨州行活动,现场签约重点文旅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44.88亿元。
优化服务。深入推进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3年行动,举办旅游饭店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实施星级饭店提质增量等9大行动;坚持宣传推介齐发力,策划“沿着海河(徒骇河)去休闲”“春风十里我在滨州等你”系列宣传活动218场,发布精品旅游线路13条,其中,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全省4条),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规范涉诉工作流程,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强化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诉求数量和化解比率,确保“接诉即办”工作无缝衔接,在办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即接即办、及时沟通、精准回复、高效办结、全程监督”五步工作法。
建立专办员制度,办公室安排熟悉文旅政策的同志担任12345热线专办员,每个科室各配备1名专办员,确保12345热线答复专人负责。
加强过程管控,对12345办件进行全程监控,在接到办件时第一时间进行分析,依照“三定方案”中的科室职能交办相关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专办员在第一时间与当事人联系,进一步明确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惑。
建立督导制度,建立12345热线办理台账,列出时间表,加快办理速度,每半月通报一次热线办理问题解决率、评价满意率、按时办结率,做到办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