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水平,即一个人平时养成的体育方面的修养。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将德育教育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助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那么,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哪些?高职学校又该如何发挥体育教学作用,助力学生体育素养提升呢?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探究,以飨读者。
强化学习动机,发挥体育教育育人功能
高职体育教育是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强化学习动机,给出以下建议: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职院校中,不少学生存在消极情绪,缺乏运动热情,难以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素养理念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育素养理念强调,人在运动中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社会习惯。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加强体育素养教育,培树学生信心
体育素养教育,是我国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体察、理解和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这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水平,还需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职业技能教育和社会实践课程设置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提升教师素质水平、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通过加强体育素养教育,培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信心,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继而提升教学效率。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加强体育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体育素养理念强调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求教师在体育素养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育素养理念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比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投篮练习,并给予一些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
重视体育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身体能力
身体能力,是指完成复杂、高难度的身体动作所需要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动作模式、运动能力等。体育素养理念认为,一个人能否达到自我实现是受身体能力影响的。一个人要想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就要具有较强的身体能力。
对于体育教育而言,要想实现学生健康快乐学习,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不仅要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基础教学,还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其进行实践锻炼。
健康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形态、良好的体态、匀称优美的姿态等。良好的身体形态,要求头和四肢等部位尺寸协调平衡,身高与胸围、腿围等身体部位尺寸之间差距不大等。良好的体型包括姿态优美、比例协调以及体态匀称等。通过观察调查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身材比例失调和体态不匀称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缺乏锻炼有关。
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
丰富学生运动知识储备,促进其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是提高身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和专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体育素养理念认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能力是学生完成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体育素养。
在传统的高职体育教育中,教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高职学校需要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高职学生的运动知识和文化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运动实践中,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体育素养理念强调将人作为发展目标,将健康、积极、快乐、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元素,提倡自主学习,强调终身体育学习观,强调自我教育,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加强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使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做到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