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力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成就企业家梦想就是成就滨州发展”“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深入人心
1月28日,滨州市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实施大会召开。2月2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征集企业家梦想,帮企业家实现梦想。1月19日、10月23日、12月29日,分别举行了第四、第五届滨州市企业家大会和市企业家协会年会,表扬在品质滨州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金银铜”狮奖企业家,进一步褒奖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滨州持续擦亮“政企同心·圆梦滨州”品牌,着力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发展环境,把滨州打造成企业家的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创造宝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为加快品质滨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全市制造强市推进大会召开,吹响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冲锋号”,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2月10日,全市制造强市推进大会召开,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重点工作任务和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工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冲锋号”,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滨州工业样板”。
6月20日,2023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开幕式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行,总投资602亿元的33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6月29日,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行,总投资1267.04亿元的42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滨州将集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动能和各项资源优势,吸引更多高端产业落户,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着力构建滨州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滨州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连续3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列第64位,连续上升14个位次;入选2023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数字经济水平列全国第87位;再次入选全国纺织行业年度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地区,列全国第3位。
3
滨州市领导干部思维训练全员计划启动,创新构建党建“四项机制”,体系化推进管党治党“滨州实践”结硕果
2月13日,滨州市领导干部思维训练全员计划启动仪式暨思维训练高峰论坛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作为思想方法训练机制的重要抓手,滨州市启动领导干部思维训练全员计划,将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全市1500名县级干部和重点岗位科级干部“名校名企”思维训练全覆盖,以“关键少数”思维变革催生发展之变。截至目前已举办6期,在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培训干部、企业家333名。
近年来,滨州市委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坚持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积极探索体系化推进管党治党建设党的有效路径,创新构建党建过程管控机制、思想方法训练机制、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督考评用融合机制“四项机制”,着力构建责任全链条、领域全覆盖、过程全管控、监督全贯通的管党治党工作格局,为品质滨州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体系化推进管党治党“滨州实践”结硕果。
4
中国家长大会在滨州举行,“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大面积推广
5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在滨州举行。本届大会聚焦“十四五”规划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研究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落实“五育并举”培养目标、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总结创新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及城乡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创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新生态。
滨州争做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全力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作为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和中国家长大会的发源地,如今,滨州探索形成的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正在全国125个县市区的15000所学校、幼儿园及社区推广和复制。
5
滨州首获中国专利金奖,科技创新深度赋能品质滨州建设
7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我市4个项目荣登榜单,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3项,获奖数量和档次均创新高,实现历史性突破。我市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荣获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填补了全市中国专利金奖项目空白。
10月27日,2023渤海科创发展大会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行。大会以“科创引领产教融合”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等科研院所、高校、创业投资机构及相关企业的科学家、教育家、金融家、实业家齐聚滨州,同绘科创发展新蓝图,擘画合作共赢新未来,进一步提升了滨州科技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滨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全面深化“双型”城市建设,持续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第1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第1位,省对市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成绩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第1位,入选2022年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城市。
6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滨州经验”
9月15日,滨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对全市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
滨州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立足“标准要高、特色要足、成效要好”,市委领导班子带头,科学安排、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注重实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局起步。滨州坚持“五动并举”,科学谋划、认真组织,把好进度、扎实推进,体现出全员发动有速度、五学联动有热度、调研带动有深度、融合推动有广度、整改促动有力度的特点,培树了一批真学真用、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滨州经验”。
7
滨州率先践行并制定全国首个品质城市标准,实现“城市品质”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突破
10月27日,“标准赋能品质滨州创新未来”品质城市标准化建设成果发布会举行。滨州在全省首发、全国率先成体系构建起“1+8”品质城市评价标准体系。这是在国家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一个月后出台的第一个地方标准,以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经验”。
滨州市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列标准按“1+8”体系结构设计,“1”为1项总则标准,“8”为8项品质标准,建立起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内容全面的“八大品质”评价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比,滨州品质城市评价标准体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全面,与新发展理念要求有机统一,与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密切相关。作为省政府确定的九个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滨州把“标准化”贯穿品质滨州建设各个领域,聚焦“八大品质”,全力打造品质城市标准化建设标杆城市。
8月10日,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品质滨州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品质滨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8
市委书记市长双获公职律师工作证书,滨州“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再创里程碑
11月16日,全省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推进会在滨州召开。会上,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伟分别为市委书记宋永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颁发公职律师工作证书。滨州由此成为全省首个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获公职律师工作证的地级市。全市公职律师达到414名,市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配备率达100%。这成为继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之后,滨州市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滨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积极构建“大普法、大治理、大和解、大复议、大监督、大化解”工作格局,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全国首创市县两级法智护航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全覆盖,法治透明度、公信度、加速度、融合度、舒适度不断提高,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招牌。
9
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滨州高等教育“起势腾飞”,城市发展与高校建设“双向奔赴”
11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的函》,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同时撤销滨州学院的建制。12月27日,山东航空学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该校砺学综合馆举行。副省长邓云锋在讲话中指出,山东航空学院的更名,进一步优化了全省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并对推动我省通用航空事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学院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将学校更名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学更名,见证着滨州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见证着几代滨州人的热切盼望,见证着这所高校69年的办学史和17年航空办学的高质量积淀。滨州学院更名山东航空学院,这是城市与高校的双向奔赴。目前,该校有航空类专业(方向)27个、其他与航空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方向)24个,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占学校专业(方向)总数的56.04%,航空类在校生9678人,超过在校生总数的一半。
10
滨州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泊港铁路并入国铁网络,小清河复航,济滨高铁、津维高铁建设走在全线前列,滨州立体联动的交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12月28日,山东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滨州市重点民生工程——滨州黄河大桥通车。滨州黄河大桥通车后,将有效加强滨州黄河两岸经济互动,显著缓解城市“夹河而建、跨河发展”的现实制约,加快滨州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融合,充分释放滨州市地处“两区一圈”交汇点的区位优势。
5月31日,泊港铁路正式并入国铁网络实现直通运输,为我市开辟了物流新通道,对于实现地方铁路与全国铁路大动脉互联互通、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拉动鲁北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月21日,断航26年后,小清河迎来首次载货试航,小清河复航迈出关键一步。12月12日,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防波挡砂堤工程开工。同时,济滨高铁、津维高铁建设加速推进,建设速度走在全线前列。滨州“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快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