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组织和指导等重任。辅导员威信是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信誉,是辅导员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威信对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影响很大。
高校辅导员树立威信的重要性
辅导员威信主要包含“威”和“信”两部分,指的是辅导员具有的“威严”“威望”,而不是“威势”“威力”。辅导员的“威”并不是让学生望而生畏,而是一种自然的号召力,能够对学生产生“不令而从”的效果。
辅导员的“信”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辅导员品行端正,值得学生信赖;另一层意思是指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言行令人信服。可以说,辅导员威信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威望和信誉,是辅导员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通常表现为学生对其尊敬、信赖和服从,在教育过程中能起到催化剂作用,能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辅导员威信弱化的原因
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忙,缺乏与学生深层次沟通。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缺乏能发挥整体效益的高效管理机制和体制。学生工作管理者集教育、管理于一身,从“奖、贷、困、补”到思想教育,从学生入学到就业实习,职责多,事务杂,疲于应付,缺乏与学生深层次沟通。部分学生对辅导员本人及其工作不了解,进而忽视辅导员的作用,对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行为产生反感甚至对抗情绪。
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较难深入细致开展工作。目前,很多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难以进行专业层面对话。另外,部分辅导员不具备心理学方面知识,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困扰时,不能有效识别提前干预。辅导员队伍里缺乏学者型、专家型辅导员,不少辅导员理论水平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加之在工作中工作方法欠妥、工作方式单一,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在这种状态下较难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威信提升对策建议
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各学校要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了解辅导员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提高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让他们感受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完善辅导员准入机制。目前,我国辅导员准入机制还不够健全,对辅导员有学历和政治面貌要求但无专业要求。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把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规范辅导员选拔程序。辅导员的选聘要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制定规范的选聘程序,学生工作处、院系等相关单位及有经验的辅导员可直接参与选聘。面试过程中,可让有经验的辅导员参与,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考察应聘者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笔试过程中,重点考察应聘者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在职业能力测试过程中,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要严格把关,确保把真正热爱学生管理工作,高素质的优质人才选拔进来。
拓宽辅导员选配渠道。可考虑从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专业教师中选配辅导员。通过这一渠道选配的辅导员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可返聘退休的教职工担任辅导员。这一渠道选配的辅导员具有充足的生活经验,能够站在长者的立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言行容易让学生信服。还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选配相应专业人员担任辅导员。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该院各二级学院在专任教师中选聘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助辅导员开展工作。通过这一渠道选配辅导员,可打破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目前,很多辅导员存在工作年限不长、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完善培训机制是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选择。具体思路如下:
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建立高度专业化的辅导员协会,设置健全的组织机构,确定具体的职能定位,定期召开相关辅导员大会,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员协会通过多种途径与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保持联系,向年轻的辅导员推介其先进经验做法。
拓宽辅导员培训渠道。针对辅导员工作特点,拓宽辅导员培训渠道。设立辅导员工作专项资金,定期组织辅导员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老辅导员对新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举办辅导员工作交流会。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该院每年召开辅导员素质能力测试活动,以此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鼓励辅导员加强在职学习,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婚姻与家庭顾问等培训,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单位为滨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