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小清河复航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策
初宝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动海河陆空“四港”联动,加快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构建发达的腹地运输网络,畅通陆海经济通道。小清河联通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五大工业城市,是目前我省唯一一条实现河海联运的“黄金水道”,复航后,将成为一条联通省会、贯通鲁中、河海联运、服务我省中部工业走廊的陆海新通道。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西部,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达1033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版图的9.6%,惠及沿线群众2700万人,是集航运、防洪、生态、环保、旅游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黄金水道”,也是我省不可多得的具备海河联运和海河直达条件的航道。
  小清河有着悠久的航运史,始于南宋,兴盛于清末民初。1997年,小清河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断航。直到2020年,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作为我省内河航道布局规划“一纵三横”(京杭运河、小清河、黄河、徒骇河)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一横”,小清河复航工程是山东航运史上建设内容最多、最复杂的项目,概算投资135.9亿元,建设期3年,主要建设三级航道169.2公里,初步规划了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5个港,一期投资38.66亿元。目前,济南主城港区、章丘港区、淄博港高青花沟作业区、滨州港博兴湖滨作业区4个沿线港口一期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
  小清河(滨州段)复航工程航道总里程74.2公里,其中邹平段44.9公里、博兴段29.3公里,形成港口年总通过能力2760万吨,航道长度、通航建筑物数量、改造桥梁等任务均为全线五市之最。按照规划要求,滨州段将建设邹平港区和博兴港区2个港区,邹平港区设魏桥和孙镇2个作业区,博兴港区设湖滨1个作业区。其中,博兴港区湖滨作业区一期工程设计通过能力为690万吨/年,主要货种为粮食、钢材、矿建材料、木片、焦炭及集装箱等。目前,项目一期工程中的8个1000吨级泊位、3万平方米散货大棚、集装箱堆场、件杂货存放堆场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已全部建成,达到运营条件;邹平港区孙镇作业区规划设计年吞吐量420万吨,主要货种为铝矾土、铁矿石、粮食、钢材、集装箱以及其他货类。目前,孙镇作业区已被列入第二批港口建设计划。
  就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期,我省相继印发《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小清河复航的重磅支持措施,并要求各市同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尽快发挥水路运输优势,建议市县两级尽快研究出台支持小清河复航的配套政策,在航道通行、过闸、装卸、船舶建造、航线等方面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共同促进市场培育。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将小清河水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加快完善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维护,同步建设安全和环保等配套设施,提升港口综合配套能力。重点推进码头泊位大型化发展,引导沿河港口发展大型矿石、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泊位以及集装箱和滚装等现代化码头泊位,提高港口吞吐能力与配送能力。支持外商、货主投资建设港口装卸、仓储等经营性设施,加速港口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加快城市旅游客运码头建设,实现水路客运与其他客运系统在站点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同时,协调山东海河港口有限公司尽快启动孙镇作业区建设,推动港口物流园区发展。
  加快疏港路网建设。目前,内河航道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主要依靠公路交通,需加大港口集疏运公路建设力度。建议结合国家和地方铁路网、公路网规划,推进连接港口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口有效衔接,增强港口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港口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集疏运通道建设,扩大港口运输服务覆盖范围。
  规划临港产业园区。内河航运对大宗散货、超长超重超宽货物适应性强,小清河沿线五市工业较为发达,沿线运输需求旺盛。据测算,小清河2030年、2040年货运需求将分别达到4020万吨、4820万吨,依托小清河复航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临港产业,布局一批临港产业园区势在必行。建议按照《滨州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从统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完善港口经济产业生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三个维度入手,加快推进包括卷钢、厨具在内的临港产业园区建设,以港聚产、以产兴港,吸引适港产业落户,强化港口在供应链中的关键枢纽作用,全面激活“港园城”融合发展的“一池春水”。
  搭建智慧港航平台。设立由海事、水利、交通、环保、水文等部门组成的小清河独立执法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建设水陆融合电子航道图,打造港航动态“一触可视”、业务监管“一网统揽”、调度指挥“一图覆盖”、服务公众“一键响应”智慧港航平台。针对目前航道、港口码头、水运企业等航运数据条块分割现状,采用“企业运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行业协会监督”商业化运作模式,搭建“人、船、港、货、代”物流信息高效流通、即时共享的综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通航智能化便利化,在新建收费通航设施推广ETC系统和联网建设,提升船舶通航效率。
  设立海关监管场所。出口业务主要有一体化申报和水运中转方式申报两种模式,一体化申报不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查验手续在离境口岸完成,查验等待时间较长;水运中转方式申报须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手续在本地办理,查验无需等待,整体通关时效较快,还可节省相关费用。为此,建议在博兴港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保税仓库等,支持申报综合保税区,并协调港口运营单位、承运单位及代理企业对接相关业务,尽快推动钢卷等货物通过水运中转方式出口。
  降低水运物流成本。据统计,小清河腹地货运需求量可达4.38亿吨,其中铝矾土、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量达2.7亿吨,这些货物的八成自沿海港口上岸后经公路运输至厂区。为降低水运物流成本,建议统筹小清河海运、中转港口、内河水运、内河港口等多家经营单位,打通环节障碍,适当放宽内河运输等限制性政策,降低小清河航运经营成本,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水路运输。培育重点货运物流企业,引导水运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促进货运企业加强与生产、商贸企业合作与联盟,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物流服务。
  强化水上服务功能。加快对水上服务区规模布局规划,打造具备航运管理服务、锚泊及应急救助、船舶加油、污染物回收等基本功能,船用物资补给、船舶小型机械维修保养、船民消费公共设施等拓展功能的水上服务区。加快沿线船舶制造业发展,加强船舶制造技术研发,打造一批具备生产千吨级船舶实力的造船厂,为复航提供保障服务。
  加快绿色航道建设。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独特优势。能耗方面,水运仅为公路的1/10、铁路的1/2。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内河航运在未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建立以绿色内河航道和绿色港口为核心的绿色航运体系,鼓励内河航运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制定相应的清洁能源补贴、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等政策。加大对LNG加气站、充电桩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为内河航运企业提供便利的清洁能源加注或充电服务。
  强化内河航运宣传。多渠道加大对内河航运宣传力度,特别是积极推动货源企业、物流企业、潜在用户深入了解内河航运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动员顺应趋势、积极参与内河航运发展。加强对港口腹地调研工作,重点对接粮食、钢材、煤炭及集装箱等货种需求企业,梳理海运运输路线及方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运输、存储、装卸等服务。适时举办小清河航运节、航运文化展览等活动,宣讲复航政策,搭建沟通桥梁。
  作者单位为滨州市委政研室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