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难忘大平原 追忆“徐大哥”
□李哲
  对于他,我叫“老师”总觉得生硬,还是称呼“大哥”吧。
  今日大雾,中午还没散去,心情更加低落。自那天忽闻“徐大哥”去世的消息,心头就堵上了一块大石头,实在突然,难以接受,一幕幕往事浮现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我因一篇文章有幸与徐大哥相识,而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我的《我以为那是永远》一文的评论。他是一位作家,兼任滨州网“大平原”文学栏目的特约编辑,2023年初,我知道“大平原”这块文学宝地后,每月都坚持投稿,得以相识徐大哥。他曾长篇幅地评论过我三篇文章,当时我无比惊讶,慢慢相处下来,我打心底就认定了他真是一位好大哥,不仅悉心编辑我的文章,提出宝贵意见,还经常地解答我关于写作的诸多困惑。有几次竟在微信上畅谈数小时,而这些,如今都化为了难得的回忆。
  我又翻找出他给我的作品写的三次评论,再读,谁知已是绝弦之音。第一篇是对《站在父母的肩头》的评论。“欢迎李哲老师来稿,读完文字,我也拓展了一下想象,似乎看到一位英姿勃发、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才俊。看到作者简介里的高学历和文学艺术专业,初始感觉回几句简语得字斟句酌才行,后一想好在早有声明,编辑是一份责任和工作,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读完文字,惊叹于李哲老师文化知识的深厚,以及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文章引经据典,对名家佳作也都读得透彻,一篇文字洋洋洒洒,书写、阅读起来酣畅淋漓,直抵人心。个人理解如果作为杂文类,应该是篇上乘之作;如果单就散文来说,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感觉文章太硬,缺乏一种圆润。文中亮点,父母高尚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督促自己拼搏奋进。但遗憾的是没有凭借更多自身经历详细展开,以这类真实情感延伸书写,更能拉近与阅读者的心灵共鸣。让我们共同努力,书写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初读这番文字后,我怎能看不出其中包含的那份期许?接下来,我需要做的是拿出更好的文字。不出三日,我又投去一篇,正是那一篇《我以为那是永远》,徐大哥这样回复:“很欣喜,第二篇风格上有了变化,我作为老大哥,不能不摇头晃脑地夸你几句。我读过铁凝的《永远有多远》,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入骨三分,把人性的善良、世俗百相都写得非常透彻。作者在这篇文字里,似乎也是在疑问中成长着,文章中思想性是重中之重的,但思想性又不是口头语言,是心,是心智的成熟,是心,是心灵的思考。等真的有了答案,你就能驾驭生活,驾驭自己,能快乐地写作。”
  这份夸赞,我实不敢当。我是第一次听说铁凝主席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还好没让徐大哥失望,那就趁热打铁、再写再投,于是就有了第三篇《我的父亲》。徐大哥评论道:“我丝毫不掩饰对李哲的喜爱,这是一个对文学很有感觉的人。这两天我们微信交流过,夜里为了方便,由打字转换成语音。昨天在群里发现他又发了这篇文字后,我没读,心里感觉这小伙子这么急着写,不知道沉淀一下吗?但读完作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篇文字,不是说写得完美无瑕,而是因为几天来读着他的文字,感受着他在创作上的变化,这种成长速度简直是飞快。李哲这篇文字就属于先感动自己、又感动了我这个读者的文章。父亲这个称呼,是沉甸甸的、厚重的。常说父爱如山,父亲在儿子眼里是伟岸高大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庇护着一家人的平安与温暖,像一双翅膀为家人遮风挡雨,是用自己的坚韧与辛劳换取全家人的幸福,父爱无言无私、博大宽广,他是儿女眼中的英雄。”
  飞快的成长是因为我想汲取更多关于创作的宝贵建议,我深知徐大哥是出现在我生命中的贵人,我只能用行动去证明该如何珍惜这份情谊,那就拿起笔不断地写,写尽春暖花开,写到海枯石烂,直到写出一篇令徐大哥更加满意、无可挑剔的文章。后来文章终于见报了,我第一时间与徐大哥分享了喜悦,那时距离他对我的首次指导隔了整一个月,而他仅回复了“祝贺”二字。那时我并不知道徐大哥的身体处于何种状态,更没想到这句“祝贺”竟然成了我俩最后的道别。
  两个月前,在我结婚喜宴上,我们当地几位文友围坐一桌,不知怎么,我无意识地提到了徐大哥,并由衷地说;“我的文章曾得到过徐大哥的很多指点。”
  徐大哥从不吝啬赞美之词,时常大加夸赞,让我更加自信、满怀希望地去创作新篇,而如今他再也读不到我的文章,而我再也得不到他的指点了,这该是我此生多么大的遗憾!想着想着,我转头看向窗外,大雾仍旧没有散去,估计今天也散不开了。我又拿起手机,再一次听听一段段我俩的语音对话,它们纷纷化作一把把利刃,划破心口。
  “徐大哥,等机会凑巧去阳信,咱俩一定约场酒。”他爽朗回道:“没问题,欢迎李哲小兄弟来做客。”谁知这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约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