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斐通讯员宋沙沙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管局深入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全面深化城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呈现提速加力、提级进阶、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2023年以来,我市首次承办山东省环卫工人节(第29届);入选全国32个城管便民生活服务地图App重点推进城市,全省唯一;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垃圾分类齐点亮”活动,在全国297个城市中列第11位,是全省3个进度获得100%的城市之一。
坚持“过程党建”,队伍建设更有力
市城管局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统领作用,以“全过程党建”引领“全领域业务”,推动组织建设、机关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党建引领业务推进。研究制订出台“1+5+N”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方案,其中,“1”是发挥党建统领作用,“5”是打造学习城管、共治城管、精致城管、智慧城管、为民城管5个目标,“N”是N条实现路径,通过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丰富党建工作形式、搭建党建工作平台等多种方式,让党建实体化运行、支部标准化建设、小组项目式划分、党员沉浸式融入。
党建引领机关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梳理、修订完善85项工作制度,出台《滨州市城市管理局制度汇编》,编制50项工作规范、92项工作流程图,形成《滨州市城市管理局机关工作规范》,推动机关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党建引领民生服务。坚持下沉基层、走进群众、倾情服务,聚焦群众所急所难、所思所盼,扎实推进“城管进社区”活动,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难题。2023年,全市167个城市社区全部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覆盖 率 达100%;全市成立“社区城管服务站”95个、城管办事窗口110处,解决群众诉求8636件。
坚持“过程保障”,市容环境更有序
市城管局积极发挥服务中心、保障大局作用,落实主动保障、用心保障、高效保障、全程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重大任务保障。2023年,在全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先后开展保障活动40次,对重要路段、重要点位实行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紧跟式保障,集中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深入开展市容秩序提升行动,架空线路整治工作超额度完成年度任务,实现入地754.56千米、规范226.19千米。
强化市容秩序保障。开展渣土运输专项整治,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8起。联合实施校园护航行动,劝离规范占道行为1738起。开展全市户外广告集中整治,全市累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202处,市管区增设公益主题雕塑小品12组、景观小品20个。推进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处置各类违法建设15.2万平方米。
强化环境卫生保障。完善“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机械快速捡拾+人工辅助保洁”道路保洁作业模式,引入智能化调度监管平台,在线监督、精准调度、智能派单、提升效能,市主城区道路保洁机械作业化率达100%,全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7.5%。首次承办山东省环卫工人节(第29届),营造形成支持环卫事业、尊重环卫工人的社会氛围。
坚持“过程管控”,落实机制更有效
市城管局全面深化城市管理领域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问题发现在平时、矛盾解决在平时、任务完成在平时、责任夯实在平时”的运行机制。
建立全时监督的问题发现机制。深化“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启动“我爱滨州·我管城市·我有话说”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畅通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8个问题反映渠道,让群众“有意见尽管讲、有诉求随时提、有想法放心谈”。
建立全员覆盖的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徒步巡查工作法”,由局党组成员带头,实行周三、周六定期巡查,2023年累计开展徒步巡查40次,发现整改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项目施工等问题859个。实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包保机制,将市管区划分为11个大网格和239个小网格,由副县级干部包保大网格、干部职工包保小网格,明确网格员职责和责任,全部定期下沉网格、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促进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在平时、解决在平时。
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发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宣传活动300余场次,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升。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垃圾分类齐点亮”活动,在全国297个城市中列第11位,为全省3个进度获得100%的城市之一。
建立全程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问题的受理、办理、反馈、回访全闭环管理机制,2023年线上线下有效回访案件519件,通过“清零行动”解决各类不满意案件74件;策划实施12期城市管理“半月谈”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参加,听取意见建议、宣传城管工作、回访问题整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城管领域问题解决率、服务过程满意率均进入同领域评价单位前列,投诉问题数量较年初同比下降12.19%。
坚持“过程服务”,民生品质更有感
聚焦群众“食、居、行、业、游、健”城市生活全过程需求,强化“全过程服务”理念,注重“小切口”带来“大变样”,努力将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
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深化拓展地图思维运用,在推出“应季瓜果”“便民维修”等便民地图的基础上,推出烧烤市场、农贸市场、城区大集等系列“便民服务地图”;2023年,全市共设置应季瓜果临时经营疏导点109处、便民维修临时经营服务点129处,向社会发布烧烤市场388处、农贸市场77处。滨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32个城管便民生活地图App重点推进城市,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打造生态宜人的绿化环境。深化“绿满城市·花漾滨州”行动,2023年,全市建成城市公园、口袋公园46处,绿道61.41公里;打造儿童友好公园19处,中海公园等21处城市公园绿地向社会开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口袋公园建设经验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推广。提升改造新滨公园儿童娱乐场、中海公园月亮湾浴场2处沙场,为儿童游玩打造舒适、趣味的游玩环境。在新立河公园、中海公园引进智能售货机4台,为市民提供零食、饮料、矿泉水等售卖服务。
打造畅通舒适居行环境。联合公安部门启动“城警联动”护航文明出行活动,开展联合执法1032次,规范违停车辆8.99万辆,让居民出行停车“不再难”。创新杨柳“飞絮”治理模式,“飞絮”较上年同期减少70%以上,让居民出行更清爽、更健康。推进公共厕所便民提标行动,全市完成新改建公厕47座,市管区88座公厕全部设立服务公示牌,让便民服务更细心贴心暖心。
打造干净有序公共环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亭(房)2459处,邹平市、沾化区实现“撤桶并点”模式全覆盖;全市生活垃圾焚烧率达99%,无害化率保持100%。投资4800余万元建设市级厨余垃圾处置项目,补齐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短板。
2024年 市城管局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精致呈现
2024年,市城管局将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强化过程管控,深化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推动城市精细管理、精致呈现。
不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细化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过程管控机制,深化推进“我爱滨州·我管城市·我有话说”民声倾听、城市管理“半月谈”2项活动,拓展提升“品质城市”徒步巡查、城市管理网格化包保、问题整改回访3项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五进”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群众习惯、融入日常。在城市居民小区推广“撤桶建亭(房)+桶前监督指导”投放模式,年底前覆盖50%以上的城市居民小区。健全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体系,新建可回收分拣站4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7%。在农村村居推广“撤桶并点”生活垃圾收集新模式,巩固邹平市、沾化区全覆盖成果,其他县区30%的乡镇至少建立一个示范片区,每个示范片区包含村庄不少于10个。
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利用无人机技术,构建天上拍、地上巡、群众报“立体式”巡查排查机制,确保全年无新增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系覆盖率、村镇基础设施配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三个百分百”。
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全面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审迎查准备工作,做好遥感数据核算,完善档案资料,确保顺利通过复审验收。持续推进增绿攻坚行动,全市新建口袋公园21处、绿道10公里,打造儿童友好公园10处,开放共享公园绿地5处,打造城市公共空间“15分钟休闲健身圈”。完善城市绿道网络,市主城区实施北新开河桥下通行工程,进一步贯通滨水型绿道体系,让绿荫下出行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新时尚。
精致打造城市夜景景观。实施楼宇亮化
扮靓城市行动,对中海周边22栋楼宇进行天际线亮化,打造城市夜景新地标、新名片。实施2024年春节亮化工程,营造浓厚节庆氛围。提升路径照明基础设施,节能型灯具应用率保持100%,LED高效灯具普及率达45%以上。
深入开展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开展学校周边秩序整治,深化“警城校家”联合疏导保障模式,确保校园周边畅通。加强路外停车秩序管理,持续开展停车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城警联动”联合执法行动,联合探索智慧停车新路径。建设共享单车监管平台,利用“嗅探”监测、AI视频、定点停车等智能技术,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保障市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扎实推进基层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基层执法示范中队创建活动,用三年时间对全市90个乡镇(街道)执法中队进行综合评定,提升基层队伍综合能力素养。持续推进“1+2+3”工作模式,推动“有困难找城管”成为群众认可的社会共识。
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城市管理服务进社区”活动,聚焦群众所需所难所急,主动服务、倾力帮助、及时解决。持续升级便民服务地图,更新点位信息、增加服务内容,让城市管理服务一图统揽、一键直达。
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指导各县市区加快推进运管服平台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整合现有信息平台,2024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