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上接第五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深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时代之问,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重大主张,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这一体现“天下一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历史智慧的中国方案,凝聚了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计利当计天下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一从历史深处走来、充满东方智慧的“具有磁石般吸引力的伟大方案”,让“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重新互联互通,让“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为推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提供强大动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发展是破解各种难题、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福祉出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目前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7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这一彰显“以民为本”“人民至上”思想底蕴的重大倡议,旨在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形成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在重要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这一传承“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等理念的重大倡议,旨在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这一渊源于“和而不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等观念的重大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赓续人类文明的薪火,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注入强大动力。
  ……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历史十字路口的现代化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等重大命题,深刻指出“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为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是带着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带着“人类知识的总和”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资源,走向世界的。秉承中华民族深切的文化体认、文化价值、文化精神,秉持中华民族广博的文化气度、文化视野、文化胸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植根中华文化沃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论成果,也是共行天下大道、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成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
  “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站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壮志在胸、豪情满怀!
  (六)
  风起东方,钱江潮涌。
  在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中,良渚文化的玉鸟,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飞过;大运河上的拱宸桥,通过数字全景立体影像技术,连接起白砖青瓦和高堂广厦;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跨过钱塘江,跑进“大莲花”和运动员一起点燃了火炬……科技之光与人文之光交相辉映、绽放精彩。
  从数千年的历史时间中走来,融入万物互联、无远弗届的数字时代,奔向更广阔的世界和更遥远的未来。这揭示一个道理:中华文化始终在与时代的“对位”中保持旺盛活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今天,当亿万人民都有了“网民”这个新身份,网络世界、数字时代将为文化景观和心灵图景涂抹怎样的色彩?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引导“智能向善”?当新的文化场景不断打开,把握“故”与“新”、统一“常”与“变”,融汇“你”“我”“他”,才能真正在文化上“站稳脚跟”。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自我作古”的勇气,“但开风气”的眼界,都是为了在传承不绝的文化谱系、风云激荡的文化图景中,定位复兴之路上的文化坐标。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在促进文化繁荣上下功夫,在增强国际传播效能上下功夫,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上下功夫,以高度政治自觉、饱满精神状态、顽强斗争意志、科学思路方法做好工作,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脚下站立的土地,是诞生了绵延不绝而又辉光日新的中华文明的广袤大地;耳畔回荡的涛声,来自长江黄河奔流不息、汇入大海的澎湃大潮。新征程上,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坚持走自己的路,始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展现昂扬向上的风貌,涵养理性平和的心态。
  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新征程上,让我们秉持开放包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机。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不断总结凝练时代的思想精华,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历史从哪里开始,文化就从哪里启程;未来向哪里行进,思想就向哪里延伸。
  (七)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展望:“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中华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当中国式现代化标注中华文明前进方向,打开中华文明创新空间,激发中华文明强大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这是使命的召唤,更是时代的必然。
  向着光荣梦想的远征,向着光明宏大的未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吹响文化的号角、扬起文化的风帆,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我们有这样的胸怀:“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有这样的豪情:“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征途漫漫,文以化人。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