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张玉霍怡帆
年味去哪儿了?这是近年来很多人心里的疑问。
其实,这个“年味”,就是乡愁。乡愁来自故乡的呼唤,来自传统的沉淀。正因此,回顾家乡的历史,容易遇见最美的“年味”。那么,沉浸在家乡历史最好的地方,就是博物馆。
龙年新春,市博物馆备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人文故事、手工课堂,吸引市民徜徉其中。
集中推出六大版块62个创意服务项目
作为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和滨州市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的组成部分,2024年新春,市博物馆推出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包含博览荟、博艺荟、博学荟、博影荟、博闻荟,及龙文化研学六大版块,62个创意服务项目。
自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市博物馆将在23天的时间里,将场馆资源、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整合荟萃,持续为广大滨州市民奉上年节气息浓郁、内容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盛宴。
其中,博览会板块有家和——中华传统家文化主题展、守心转境“丽水三宝”器物美学展、阳光根源:亚美尼亚当代美术作品展、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孙子文化展;博艺荟版块有福字拓印体验、版画红包制作体验、新春送对联、创意剪纸、舞动龙头制作、手绘玻璃杯、中国结挂件、金龙纳福挂饰、面塑生肖龙、竹编装饰画、非遗皮影等内容;博学荟版块有知彼知己·兵学文化课程;博闻荟版块有《诗词里的春节》;博影荟版块则有《神都洛阳》《何以中国》《大闹天宫》等观影赏析。
被这些活动吸引来的,不止滨州市民。在腊月二十三“多彩中国·品质滨州年”国际友人新春文化交流活动现场,埃及、美国、爱尔兰、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国在滨外籍朋友尝试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手绘青花瓷盘、第一次用毛笔写春联、第一次和孩子们包饺子……在红彤彤的春联前,他们为滨州送上了“新春快乐,万事如意!”的新春祝福。
走进中国传统家文化
年味,首先是家的味道。“家和”则家庭兴、家族兴、家国兴、万事兴,“家和万事兴,国安百业隆。”
2月6日,“家和——中国传统家文化主题展”开幕,活动带着市民走进了传承千年的家文化。该展览总体风格喜庆欢快、温馨典雅,细部设计精妙雅致,入选了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展览分为福寿祥和、诗礼传家、家和睦邻、琴瑟和鸣、家和万事兴五部分,有160余件(组)文物展品,包括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铜器、石刻、古籍善本,及珐琅、杂项、民俗等藏品。
该展览,着重将清末民国时期过年的场景予以展示,以庭院式两厅两室为空间布局,构建中堂、书房、闺房、庭院等多个空间场域。光影交错,四合院中娇艳的红桃盛放,推开挂着灯笼的大红门,厅堂里是木椅茶几。在匾额、书案、字画中,可以体会齐鲁大地诗礼家风的传统。透过金簪、珠串、大红纹裙,可以品味古代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尾厅,特别设置了“美好家·最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展,孩子们勾勒出一幅幅真、善、美的家庭画卷。
打卡滨州博物馆,新春“纳福”超强攻略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来打卡签到。活动现场,福字拓印、版画红包、新春送对联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还有很多市民全家人一起参与。现场拍摄照片还可领取奖品,记录下阖家幸福的喜庆画面。
品味诗词里的春节
2024寒假“博学荟”,是市民期待已久的项目。通过“博学荟”,孩子们了解到春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故事,在手工制作、书法体验、电影赏析、魔术等活动中,孩子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如2月3日,山东航空学院教授刘玉华走进孙子书院·文化讲堂,带来讲座《诗词里的春节》。讲座伊始,刘玉华带领孩子们细数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十大传统节日,重点解读了“百节年为首”的传统,让孩子们读到了课本外的春节意蕴。
随后,刘玉华通过王安石的《元日》、孟浩然的《田家元日》等描写新年的古诗佳作,带领现场听众流连于佳词妙文之间,感受古人笔下的烟火人间。从期盼新年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感慨人生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到喜庆新年的“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人倍感亲切。
品读滨州本土龙文化
博物馆里学民俗,欢欢喜喜过大年。在博学荟版块,通过民俗历史、书写年味、童赏国粹等课程,让孩子们沿着时间轨迹,走进春节民俗文化、书写新春寄语、感受戏曲风华。同时,开设了魔术、茶艺、电影、灯笼制作、醒狮民俗、包饺子等课程,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如《孙子兵法》课程特别开设了知彼知己和大道小术等课程,设置了戏剧表演、兵法竞赛、防身自卫、自由搏击、兵法手工、电影赏析等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共同感受兵学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工作人员带着年画热转印技艺,走进了市文旅局“第一书记”派驻村惠民麻店镇五牌村,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迎春,送去文具礼盒,一起制作自己的专属抱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手绘、裁剪、填料,最后用热转印机将图案印在抱枕上。有的孩子还发挥创意,在抱枕上加上了一些小装饰。拿着自己印制的抱枕,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2月6日,20组家庭在市博物馆参与了舞龙头饰制作亲子体验活动。孩子们拿着鸡蛋壳、卫生纸筒、颜料、剪刀、吸管、丝带等物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会就“变废为宝”,将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变为既威风又漂亮的龙头饰品。课堂上,孩子们了解了更多滨州本土的龙文化:滨州名字中带龙字的村庄,就有龙凤张、龙王庙、韩龙张、黄龙湾;而龙的传说更有白龙湾、青龙街、八角龙井等诸多故事。当孩子们了解到,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寺院遗址是博兴县龙华寺,滨州新景72湖有“龙憩、蛟龙、神龙、玉龙、藏龙”5个以龙命名时,“在知爱建”便又多了一份力量,添了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