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卫建刘飞通讯员李雅芹寇慧超
始建于1976年的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已走过近五十载春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叠加影响,华纺跳出国内“红海”,搏击全球“蓝海”,在风浪中阔步前行,企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
牛刀初试,“滨印现象”名闻全国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国际人流物流被严重阻断,全球贸易投资大幅下行,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很难有谁能独善其身。
“作为华纺来说,同样面对全球物流不畅通,国际商务洽谈无法正常进行,部分生产条件得不到保障等难题。”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盛守祥说。
虽然困难重重,作为中国纺织印染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华纺化挑战为机遇,3年间,出口额每年基本都在4亿美元左右,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这期间我们严格执行防疫要求,保障安全;发挥团队积极性、各显其能,最大限度保障正常运行;在逆境中抓创新及产业升级,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投资近9亿元的退城进园工作,顺利实施了智能绿色工厂建设,为后续外贸打好基础。”盛守祥说。
“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得益于华纺数十年打造的优秀团队,还得益于华纺丰富稳定的海外客户和多年来积累的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盛守祥说。
疫情期间,华纺产品出口占比一直在80%左右,外贸和出海成为华纺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华纺最早走出去是在1990年。从时间上说,华纺绝对算得上滨州企业出海的“先行者”和“拓荒者”。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批纺织企业投入到生产运营当中,生产规模大幅提升,但当时国内没有形成一定的消费市场,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工厂急于寻找突破口,把目光聚焦到国外市场。
“当时我们有种观点:没有过剩的产品,只有过剩的市场;产品没找对客户,市场才有滞销,产品销售出去,必须做好市场定位。”盛守祥说,“当时华纺的前身滨州印染集团(下称‘滨印’)还没有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想要出口就需要借助外贸企业,通过地区进出口公司,我们接到了第一笔海外货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差异化营销,进入国际市场。”
滨印出海的第一步,走得并不顺利。“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适应,比如国外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高,更加注重商标和知识产权。”华纺股份家纺分公司总经理成汝海说,“此外,外贸队伍不专业,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重要原因。”
“1995年,滨印拿到了自营进出口权,这时我们才由‘借船出海’变成‘驾船出海’。这一时期,我们的人员、设备、理念、产品逐渐向国际化靠拢,同时成立了经贸部,招引了一大批懂英语、专业素质强的大学生专门做进出口业务,海外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5年,滨印依靠自身努力,拥有资产3.32亿元,旗下有4个全资公司、3个控股公司,年生产能力1.6亿米,产量、利润、利税三项指标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成就了当时闻名全国的“滨印现象”。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内出口严重受阻,但滨印却一枝独秀,出口量和金额稳中有升。为此,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在全国外贸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特别表扬了滨州印染,称滨州印染集团在困难面前能主动找机遇,这种精神非常可贵。滨印的名气,在全国叫得更响了。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