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孟令旭
沾化区黄升镇堤圈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濒临徒骇河,文化底蕴深厚,历来有“金堤圈”的美誉,全村总人口共1438人,同宗同姓都是颜回的后裔。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优秀家风文化的传统内核与时代价值,精心打造颜子文化苑、复圣堤圈陈列馆、不忘初心馆、复圣颜子书院、家风展示墙等板块,让广大村民每时每刻都能“沉浸式”感受家风家训所特有的精神力量。
以德立家,以才传家,是复圣颜回留传给家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复圣堤圈陈列馆位于颜子文化苑南部,主要展示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生平事迹。堤圈村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也是形成良好家风的关键所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都非常重视教育,村党支部书记张世伦,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特别注重兴办学校,在全县率先兴办了农村第一所完小——堤圈完小,后来又兴办了堤圈中学,为堤圈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老一辈人提起他来也是有口皆碑。老支书张景祯任职期间,带领村民兴修农田水利,积极发展特色农副产业,开荒种地盖起红瓦房,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村的固定资产就超过百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山东省颜子文化研究会会长、现任堤圈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军,依托2500余年颜氏家训,通过设立复圣奖学金、开放颜子文化书院、开展“孝人物”评选、推出“廉内助”家风教育等方式,打造“文化堤圈”,持续加强“仁”“礼”家风建设,让党风政风与村风民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全村共考出大学生1200多名,从2008年起,村内设立复圣奖学金,连续16年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投入13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近500名,2018年以来又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良好的党风政风带村风,传承弘扬家风促民风。堤圈村家风建设的核心就是传承了颜子尊师、励志、立德、修身的良好家风,堤圈村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堤圈村始终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19年,堤圈村投资硬化通往海天大道的小路时,村民张希堂的住宅连同小型养猪场占了一半道路,使12米的路面缩减至不足6米,虽说能通车,但严重影响了车辆通行效率和整体村容村貌,村“两委”成员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的乡贤上门,为其讲解修路的重要性,同时该村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解决了张希堂本人的生活居住问题及养猪场地难题,最终完成了道路硬化工作,广大村民纷纷为村党支部、老乡贤和张希堂本人竖起了大拇指。
堤圈村从建强村班子和党员队伍两方面工作入手,大力推行党员“街长制”和“网格化”管理等举措,通过开展“头雁领航·打擂比武”、书记大讲堂、结对“强基”村等活动,让党员干部有“位”、有“为”。针对村内外出人员较多的现状,堤圈村在沾化区试点开展了清廉村居“码上监督”工程,让村外党员群众实时了解村级事务,参与乡村治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运行中心工作民主表决制、财务管理审核把关制、焦点问题当面对话制,构建起了“一村一码”“一季一晒”“一事一议”全景式监督体系,推进村级事务阳光、透明。
“一场为村民创造畅通出行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的除冰清雪行动,充分体现了堤圈这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信访局派驻堤圈村第一书记宋玮感慨地说。据了解,2023年12月17日,一场大雪加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使村内通往海天大道的道路被冰雪覆盖,严重影响了堤圈村和邻村枣园村村民及车辆的通行,宋玮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成员、广大党员、群众、志愿者组成除冰清雪队伍、自带工具,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经过两天奋战,共清理村主干道积冰积雪路面1.5公里,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道路通行,群众纷纷点赞。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堤圈村积极探索“党支部+村办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动员全村150余户村民共计入股250万元,成立滨州复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精品铝材、文化旅游、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每年可接待团建、游学、采摘等市民、游客6000余人次,同时解决村民就业185人,村民实现连续6年股金分红,带动全镇徒骇河沿线10余个村的沾化冬枣、石磨面粉、手工老粗布等特色产业发展,真正蹚出一条特色产业惠民富民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