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这些“滨州知识点”闪耀中国历史(下)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张玉马海真霍怡帆李博文
  醴泉寺曾有个新罗院,是隋唐时期中日韩人文交往的重要见证
  历史背景——隋唐时,东亚诸国交往密切。唐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前来学习。
  滨州知识点——唐代滨州一带佛教兴盛,且又地处连接山东和中原的官道上,成为日本、新罗等僧人入唐求法的中转地和接待站。据日本“入唐八家”之一的圆仁和尚记载,醴泉寺在中日韩的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滨州文物——圆仁和尚在醴泉寺所居住的新罗院,就是接待新罗、日本等僧人的场所。此新罗院保存到1939年之前,有僧舍20余间。明朝,朝鲜使者洪翼汉和作家金尚熏先后到过醴泉寺。
  滨州故事——2002年,日本驻华大使夫人阿南史代女士与日本国家电视台工作人员一行四人沿着圆仁和尚行走的路线,来到醴泉寺采访拍摄。
  “长白寒儒”范仲淹留下“划粥断齑”“窖金捐僧”的故事
  历史背景——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曾发起一次以整顿吏治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滨州知识点——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为妻。两年后,朱文翰携家人返乡长山。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
  滨州文物——邹平长山镇有范公祠,最早建于范仲淹去世后13年,即公元1065年,后又重建。今天,范公祠按宋时风格建有二进院落,主要景点有“怀中抱子”千年古槐、历代碑刻、图片展厅、清代永安古桥等。
  滨州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留下了“划粥断齑”“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63岁赴青州时,特绕道经过长山县,写下五律《寄乡人》:“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 霞指 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
  读诗书。”
  惠民人康进之作品《李逵负荆》是元杂剧代表作
  历史背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
  滨州知识点——剧作家康进之,惠民人,后世评价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他是“真词林之英杰”。《李逵负荆》在后世舞台上经演不衰,并对小说《水浒传》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是中国十大喜剧之一。
  滨州故事——史载,宋朝时北方民间流传着一种说唱艺术“说浑话”,宋末又流行起“鼓子词”,那时惠民城里每年都有书会。传说,元初兵乱时,艺人们把书会迁至惠民城东南七十里的胡集村,即今天的胡集书会。
  抗倭名将董邦政:率军民取得两次上海保卫战胜利
  历史背景——明中期,倭患愈演愈烈。明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东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滨州知识点——1553年,董邦政升为苏松海防道佥事,“专以苏松剿寇”,率军民赢得两次上海保卫战。1555年8月,一股倭寇从浙江沿海登陆,董邦政与俞大猷水路合击,歼敌大半。随后,董邦政又在阳家桥设伏取胜。
  滨州故事——古代滨州武将有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邹平人段志玄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十;元代惠民人普颜不花曾中状元,守城时死战不降;清代惠民人李之芳虽是文官却深通韬略,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清代邹平武将李化龙参与乾隆“十全武功”中的四件,参加了大小金川之战、平台湾、征安南等战役……
  惠民李之芳:平定“三藩之乱”功臣
  历史背景——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吴三桂等人裂土分治的图谋终未得逞。
  滨州知识点——“三藩”中,福建耿精忠最早被平定,李之芳功不可没。李之芳基于对江浙、福建的熟悉,基于与郑经作战的经验,积极建议攻打台湾。李之芳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被尊为“阁老”。
  滨州文物——在滨州市博物馆,藏有唐蓉的《李之芳南征图》。在惠民县博物馆,藏有《李之芳行乐图》。多数专家认为,画中主人公为李之芳,但也有人认为是李之芳长子李钟麟。
  滨州故事——1682年8月,李之芳应诏回京,因其出师时年逾五十,转战十年,还朝须发皆白,公卿士大夫莫不相顾叹息,康熙皇帝亦为之动容。
  咸丰帝师杜受田,其子杜翰曾激烈反对慈禧垂帘听政
  历史背景——在杜受田帮助下,咸丰继承帝位。咸丰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打倒了杜翰等顾命八大臣势力。此后,慈禧掌握清政府最高权力,长达47年。杜翰是杜受田长子。
  滨州知识点——咸丰与杜受田名为君臣、师徒,情同父子。同治即位后,御史董元醇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以杜翰反对最为激烈。他和肃顺等顾命大臣与慈禧太后高声争吵,以至于吓得同治皇帝尿到太后身上。
  滨州文物——2004年,杜受田故居作为文物遗迹被重点保护,2009年开始大面积修复,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市博物馆“杜氏清风——滨州杜氏家族家书家训展”展出了杜鼒、杜堮、杜受田等人的手卷、对联、信札等。
  滨州故事——“一门十二进士”“父子兄弟伯侄六翰林”,杜受田家族繁荣兴盛长达500年,中秀才者就有347人。其关键原因,就是杜氏家风。如教女之法有“四大奇”——不缠脚、读书绘画、春节磕头、称父母为爸妈,这让杜家姑娘长成了一个个不缠脚的“老虎”。
  封泥最早研究者吴式芬
  历史背景——在2021年北京高考历史科目中,“中国考古百年成就”“三星堆考古”等内容令考生印象深刻。其中“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一题,要求考生通过对古代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的探究,把历史和现实充分结合起来,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滨州知识点——无棣人吴式芬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印学家、收藏家,是封泥的最早研究者。吴式芬次子吴重熹举人出身,曾任直隶布政使、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
  滨州文物——吴式芬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十亩治园”之谓。南院有“宝砚堂”,以藏存“雪堂宝砚”而名。“雪堂宝砚”为宋代抄手砚,下钤“东坡居士”印一枚,相传为苏轼宝砚。
  滨州故事——雪堂宝砚一度不知所踪,2018年8月,无棣县政府组成专门小组奔赴黑龙江讷河市,与收藏者王先生沟通宝砚回归有关事宜。同年10月1日,宝砚回归。
  龙华寺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庙宇,“东方维纳斯”的回国故事一波三折
  历史背景——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吸收儒学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逐渐在中国盛行。
  滨州知识点——博兴龙华寺遗址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佛教寺院遗址。
  滨州文物——在龙华寺遗址出土大批佛教造像,质地有石、金铜、白陶等,其数量之多、质地之繁,少见。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故事——2019年11月,“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作为山东省唯一参展文物,蝉冠菩萨像惊艳亮相。这尊菩萨像出土于龙华寺遗址,历经3年发掘拼接而成,因断臂之美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它曾在国外“流浪”14年,最终从日本美秀博物馆收回。
  张镈:人民大会堂设计师
  历史背景——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多、施工速度之快,堪称当时国内之最。
  滨州知识点——人民大会堂的总建筑设计师张镈是无棣人,曾师从梁思成、杨廷宝,先后主持设计了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民族饭店、友谊饭店、民族文化宫等200余项重大工程。在人民大会堂建成庆功会上,周恩来总理过来敬酒时,对张镈说:“我很满意,给你们打个五分!”
  滨州文物——1990年,无棣重修唐代“海丰塔”,张镈应邀设计图纸。之后,张镈还设计了无棣“文萃阁”。无棣县档案馆藏有张镈著《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原稿、张镈《回忆录》手稿等。
  滨州故事——1999年,张镈在北京病故,按照其“叶落归根”遗愿,其骨灰被安葬在无棣县段家村张氏族茔母亲墓室旁。2002年,张镈纪念馆向社会开放。
  主要参考文献:侯玉杰《滨州百名历史人物》
  张卡《滨州出土文物与研究》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