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丁公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八百年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张玉

  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
  对此,各种书籍、论文表述纷杂。其中一个说法很形象:文明就是要穿鞋子,文化就是穿什么样的鞋子。
  我们在中小学历史课堂上就明白,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文字、农业、城池等的诞生尤其重要。在中学教材上,特别需要学生注意的,便是汉字的诞生和演进,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解读。
  那么,丁公陶文和甲骨文是否有关系?发现收藏甲骨文的王懿荣和滨州有何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跟着课本读滨州”的新一课。
  历史背景: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殷墟甲骨的发现,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2017年10月,甲骨文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王懿荣(1845-1900),山东福山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三任国子监祭酒,是近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于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文,并确认为商代文字,被誉为“甲骨文之父”。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这样讲述——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王懿荣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有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滨州知识点:丁公陶文距今约4200年,比小屯商代晚期甲骨文早了800多年
  人们发现,甲骨文一开始就以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么,在它之前,有没有更古老更原始的文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甲骨文不会是凭空诞生、突然成熟的,势必有着漫长的准备阶段和“成长历程”。
  那么,此前的文字在哪?
  在咱滨州邹平,考古人有个重大发现——1991年,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入选“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来,发现一件刻有11个文字的陶片,刻字排列规则有章法,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有学者称其为“陶书”。
  丁公陶文的发现,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约800年,引起国内外轰动。
  发现地,是邹平市长山镇丁公村。此前,有村民在田里劳作时就曾发现陶片,但都不以为意。1985年春,丁公村一村民田间取土,发现大量灰土与陶片,消息上报至有关部门。1985年秋到1991年秋,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历经6年4次挖掘,成果惊人。
  这一有文字的陶片,是一块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的底部残片,残片内面计有5行11字,刻文流畅自然,排列规则,独立成字,书写顺序符合我国古代汉字从右向左书写的习惯。经考古研究确认,该陶片为龙山时代晚期遗物,此陶文距今4200年,比小屯商代晚期甲骨文早了800多年。
  考古学家王恩田认为,丁公陶文是“东夷文化系统的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则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早期文字”;史学家李学勤对这11个字作了解读,认为其所描写的是部落里一次进献物品的过程,意为“何父以驯养的狗上献,有邪佞之心,将他交付惩治”……
  滨州文物:丁公遗址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市长山镇丁公村东,在遗址中发现有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存。遗迹有城垣、房址、水井、陶窑、灰坑、沟、路土、墓葬等。出土文物类别有石、骨、角、牙、蚌、陶等。遗物有精美的蛋壳陶、白陶以及袋足鬲等各类陶器近千件,石、骨、蚌器1500余件。
  山东大学博物馆资料记载,丁公遗址文化层堆积平均厚达2.5米左右,最厚处超过4米,包含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和汉代五个大时期堆积。此外,在发掘中还发现一座战国积蚌墓和宋代墓葬。其中,以龙山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堆积平均厚度在1.5米—2米。
  丁公遗址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丁公遗址所反映的龙山文化时期在滨州历史上非常重要。张卡《滨州出土文物发现与研究》强调:在龙山文化时期,滨州境内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这在遗址数量、规模、礼制和辞章文字及城址出现等方面有清楚反映。目前,滨州共发现龙山文化遗址34处,其中邹平境内有20处,最为重要的就是邹平丁公遗址。
  滨州故事:王懿荣的亲家是无棣人吴重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与滨州有着密切关联,他的女儿就嫁给了无棣人。王懿荣生有四男三女,次女王崇瑛于光绪八年八月(1882年9月)嫁给了海丰吴氏。
  王崇瑛的丈夫叫吴崶,是吴重熹的次子、金石学家吴式芬的孙子。吴重熹曾任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要职,赏戴花翎,诰授光禄大夫。吴崶这个女婿也很争气,曾任两淮盐运使,诰授资政大夫。
  值得注意的是,王懿荣的亲家三代都是金石学家——吴式芬、吴重熹、吴崶都在金石学上深有造诣,以吴式芬最为出色。
  吴式芬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印学家、收藏家,是封泥的最早研究者。无棣吴式芬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十亩治园”之谓。南院有“宝砚堂”,以藏存“雪堂宝砚”而名。“雪堂宝砚”为宋代抄手砚,下钤“东坡居士”印一枚,相传为苏轼宝砚。
  在吴式芬故居,有王懿荣书写的对联:“旧书不厌百回读;嘉树新成十亩荫”。该联现悬挂在仪仗厅内中堂的立柱上。王懿荣对吴式芬的学问非常赞赏,他在《恭进<捃古录金文>奏折》中,论定吴式芬此书的重要性:“盖自宋明以来,诸家谱录集摹古文字之伙,无逾此者”,“治古今《尚书》者,非得此无以为”。
  如今,滨州市博物馆还有一支甲骨文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2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中,既有退休教师,也有在校大学生,还有来自企业的员工。他们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5·18国际博物馆日”等节假日期间为观众提供贴心服务。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