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飞絮飘飘“惹人恼” 还需宽容“待”杨柳
任斐
  缤纷五月,阳光温暖明媚,气温逐渐回升,和煦微风也吹漾了杨柳飞花。目前,我市城区部分街道、公园广场等杨柳树集中种植区域的杨柳飞絮正进入第二个高发期。根据气候状况,此次飞絮高发期预计将持续至5月底。
  杨柳絮集中散落飞舞,实则是杨柳树繁殖的自然现象。杨柳树是雌雄异株植物,雌花序授粉后会生成蒴果,里面正包裹着絮状的绒毛和种子。每年入春以后,气温回升,蒴果发育成熟开裂,再经风一吹,絮状的绒毛带着种子随风飞扬,借风力传播繁衍,便形成了杨柳飞絮。杨柳絮高发有一定的气象条件,通常当白天最高温度连续3天超过25℃、相对湿度小于70%时,每天3到4小时的日照即可催开蒴果,风速在1至2米/秒就会吹起飞絮,风速在3至4米/秒时最有利于飞絮。
  飞絮虽“扰”,但杨柳树有“功”。作为乡土树种,在我市近几十年的城市绿化建设进程中,杨柳树为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树高大挺拔、树冠昂扬,可长至二三十米的高度;柳树每年发芽早、落叶晚,较其他落叶树种更耐寒、绿期长。目前,我市城区黄河二路、黄河八路、黄河十五路、渤海十一路、渤海十八路等路段,以及齐鲁绿地、新滨公园、中海公园、新立河公园、市政广场、文化广场等公园广场广泛种植了杨柳树。有数据显示,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在释氧固碳、降温增湿、绿化美化环境等方面,杨柳树功不可没。
  杨柳絮本身无毒,但其质地轻,随风飘扬时会带起地上的脏物、灰尘,人们皮肤或口鼻接触也会引起过敏等不适。另外,杨柳絮遇到明火会引起轰燃,易引发火灾。飞絮如此扰人,怎样才能消散这一烦忧?在历年实践的基础上,市城管局总结出“修、湿、飞、抑”四字诀,放出科学有效治理的“大招”。
  “修”,把好源头管控。市城管局利用冬春季修剪时机,抢在杨柳飞絮前,对果序密集的杨柳枝条进行针对性短截,减少枝条量,从而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
  “湿”,抓好过程管控。增强空气湿润度,在杨柳飞絮高发路段开展错时喷淋作业,采取雾炮车、高压水车对杨柳树树冠进行强力喷水、喷雾,同时增加空气湿润度,减少飞絮在空气中的扩散。提高绿地湿润度,对绿地植被进行微喷、人工喷洒,提高绿地植被对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防止飞絮复飞。加大路面湿润度,提高道路洒水和洗扫作业频次,水滴下落动力可使飞絮降落地面,抑制飞絮。
  “飞”,用好空中管控。针对生长高大的杨柳树,启用无人机喷淋抑制剂治理杨柳飞絮。无人机作业具有喷洒点高,机动灵活,气雾均匀,作业面积大的优势,能够对杨柳树所在点位进行精准喷洒,使杨柳絮在树上粘结、收缩,随雨水或风化自然脱落,进而减少飞絮危害,起到物理防治效果。
  “抑”,做好数量管控。加大生物调节抑絮的力度,采用注射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抑制杨柳树的花芽分化,预防下一年度飞絮的产生,有效减少飞絮总量。在园林绿化苗木的选用上避免选用杨柳树雌株,同时多栽种其他种类的苗木,增加树种的多样性,促进园林绿化苗木的换代升级。
  古诗有云,“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在这些诗句中,杨柳飞絮非但不恼人,还似杨花柳花,似满天飞雪,别有几分趣味在。
  既是因杨柳树繁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我们不妨效仿古人,用更加宽容的心态来看待杨柳飞絮,尊重植物的繁衍规律,在飞絮集中爆发的时段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因飞絮而自恼自扰。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坚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创新手段治理“飞絮烦扰”,有效减少杨柳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