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新农人”姜学良的“种粮经”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孟令旭何立洲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大姜村的“新农人”姜学良,从部队退伍后,十余年专注于粮食种植,把梦想和希望播种在家乡的田野上。如今,他经营的军浩家庭农场土地近千亩,年利润超百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5月2日,军浩家庭农场的近千亩小麦正抽穗扬花,农场负责人姜学良刚和家人浇完麦地。晒得面色黝黑的他,又忙着维护起农业机械,为即将到来的三夏生产提前做好准备。为满足粮食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农场前后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了可存粮1000吨的储存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机械停放棚、占地5400平方米的硬化粮食晾晒场,购置了大型农用机械50多台,和小麦日处理能力35吨的粮食烘干机。
  姜学良说:“农场粮食从种到收,需要的机械设备农场里都有,只要墒情合适,就能第一时间到地里进行播种。粮食收获季节,即使遇到天气状况不利的情况,我们也能迅速把粮食收上来。”
  经过十年的经营,农场的粮田从开始的两百多亩,增加到现在的近千亩。村里一共700多户农户,农场流转了其中320户的土地。姜学良介绍道“种地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对老年人来说,耕种不方便,效率也不是很高。我就把他们手里的一亩、两亩、几分的土地流转过来,整合成长400米,宽200米的标准化农田。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耕种,比较省心省力,我自己管理近千亩地,感觉很轻松。”
  与传统分散种植不同的是,姜学良在规模化农场成方连片的土地上整修水渠、拓宽道路,实现了田成方、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种植条件大幅改善,土壤也得到了改良,农场毛利润去年达到150多万元。
  为了缓解农场资金压力,沾化区农业农村部门为农场协调低息贷款120万元,黄升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为农场争取了退役军人创业贴息贷款,帮助农场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像军浩家庭农场这样的规模化经营主体,在黄升镇有100多家,大大提高了该镇农业产业化水平。
  正在军浩家庭农场调研的黄升镇党委副书记李之勇说:“黄升镇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小田并大田,加强先进农业技术、机械应用,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主体,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