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16日
滨州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文章字数:1,818
  (上接第一版)
  阳信县第四实验中学针对校区位于城乡接合地带,生源结构多元,学生家长群体复杂的特点,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着力打造“慧爱”家庭教育品牌。整合附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级教育资源,定期交流研判各学段家庭教育现状,谋划各学段家庭教育策略,制订不同学段家庭教育能力合格认证和星级认证方案。学校把家校社共育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成立了校长任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团队,高标准打造家长学校,并积极开拓家庭教育活动平台,影响、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滨州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优势,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以心理学专业为依托,以课题、课程、活动、服务、基地为载体,强化家庭教育意识,拓宽家庭教育途径。《家庭教育之与孩子做朋友》《做智慧家长》等10门课程入选2022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首批推介名单。加强家校社共育阵地建设,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家庭教育研究院”,共建“三宽(滨州)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级学院“家庭教育学院”;入选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婚姻与家庭教育顾问”项目培训共建基地。
  共绘“同心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看来,“家校社共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健康、幸福地生活,如果孩子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们的成长将是脆弱的。
  聚沙成塔,家校社共绘“同心圆”。在党政高效统筹下,滨州教育、关工委、妇联等部门通力协作、各负其责,一体化开展家长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进家庭等活动,协同育人领导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各级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结合各自职责和专长,不断探索实用、有效、易接受的方式路径,助力家庭教育开展,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市关工委在全省成立首家市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五老”进校园开展菜单式宣讲,积极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开展“滨滨有爱,关护未来”系列公益活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老年大学学员如何应对隔代教育工作的困惑,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开展隔代教育专题等,让老年学员掌握现代育儿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能动性。
  市检察机关以打造适合未成年人成长健康生态为目标,积极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为涉案未成年人家长提供定向家庭教育指导的同时,开展普惠式家庭教育活动,每月在社区开办“家长沙龙”,常态化向群众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市民政局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原则,统筹做好全市近3000名困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福利保障和权益保护工作。针对困境儿童家庭存在的医疗救治及教育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年精准实施“明天计划”“护佑健康”“接力助学”“筑梦添翼”等一批孤困儿童助医助学助康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滨州积极弘扬注重家教的优良传统,实施“百千万家庭共成长计划”,开展常态化“最美家庭”寻找等一系列活动,晒出“最美家风”,传播“最美家训”,争做“最美家庭”。滨州市还是全省首个由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并明确工作职责的地级市。
  市妇联探索构建起以党建为统领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织密织牢群众推门可见、服务可感、疑惑可解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打通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德润滨州”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等300余场次,选树“最美家庭”“教子有方家庭”等典型家庭1.5万余个。实施“智慧父母课程”点单式配送,以线下路演、线上点课方式,遴选家庭教育优质课,免费配送到基层。
  今天,从滨州出发的“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已走过九载历程。在2016年首届中国家长节闭幕式上,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江旗表示,中国家长节让中国乃至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注重教育事业发展的滨州,这是一次群贤毕至、大咖云集的国际教育盛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滨州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必然会对家庭教育这个热点话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集聚各方智慧,健全育人新机制,建设教育新生态。滨州市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抓手,将积极用好中国家长大会这一平台,全力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