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9日
孙镇坚持“一村一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让广大群众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
文章字数:1,443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孙梦婷报道)近年来,邹平市孙镇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抓发展,科学规划优布局,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全面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粮药间作助增收种出致富“千金方”
  怀家村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粮药间作种植模式,成立鲁北地区最大的粮药间作种植示范基地,形成瓜蒌小麦间种模式,撑起了农民致富“钱袋子”,激活了村集体自主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上面是瓜蒌,下面种小麦,夏季收小麦,秋季收瓜蒌,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土地,上下双丰收,这样一亩地能多收入1000多元钱。”怀家村党支部书记怀宝祥说,“瓜蒌抗虫、抗旱、抗涝、抗盐碱,村民们种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两年前,怀宝祥在报纸上看到小麦和瓜蒌间作套种新模式后,便联系了一家农业公司,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并打造了一处百亩试验田,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多途径增收。棚上养瓜蒌,棚下种小麦,一片土地有了两份收益,怀宝祥算了一笔账,瓜蒌亩产150公斤,每公斤至少卖50元,除去成本和合作社分红,最后能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
  菊花盛开兴产业开出别样“幸福花”
  霍坡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发展“菊花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菊花种植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菊花的栽种、管理、采摘都需要大量工人,为本村和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更好地帮助群众致富。
  眼下正是菊花生长的关键期,笔者在霍坡村的北京菊种植基地里看到,村民们正在有序地开展育苗、浇水等作业,40亩菊花苗田焕发出勃勃生机,放眼望去,整个种植基地绿意盈盈,孕育着新希望。“我们种的主要是北京菊,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小雏菊,主要特点是病虫害少,预计9月初就能采收了。”该基地负责人霍龙说。
  “为了将菊花苗及时栽种下去,我们每天早晨5点多就到地里栽苗,现场也有农技人员为我们讲解菊花种植技巧。大家上手很快,一人一天能栽1万多株苗,能赚100元钱左右。”霍坡村村民陈珍明一边忙着栽种菊花一边说道。
  据了解,今年是霍坡村种植菊花的第二年。去年一年,烘干后菊花亩产达300公斤,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菊花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很大的经济实用价值,可以制茶,也可以入药,待到菊花收获后,将统一到菊花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形成产业延伸。
  黄河蜜梨促就业百姓日子“甜蜜蜜”近日,笔者走进张家村上壬梨园“黄河蜜梨”的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枝繁叶茂的梨树上,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梨子挂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我们现在梨树有8万棵,再过段时间秋月梨就该上市了,收获的时候,每天要安排70余名工人在园里采摘,正常每天采摘2.5万公斤左右,运往深圳、香港等南方城市销量约占45%,出口东南亚地区的销量约占15%。”上壬梨园负责人时正奇介绍。
  蜜梨种植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梨树的管理、收获,都会雇用当地村民,按天支付报酬,让群众在家门口增加一份收入。“我家就住在附近,常年在这里工作,一年可以挣3万余元,在这里工作既方便照顾家里又能赚钱。”张家村村民孙兆芬满足地说。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孙镇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继续坚持走好“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让广大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赚、能致富,齐声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致富曲”。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