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从“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脱贫,到“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反腐斗争,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到社保城乡统筹、有序衔接,让人民获得更可靠保障……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波澜壮阔的重要章节,都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体现。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这次全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地见效,必将不断造福人民。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近年来,滨州时刻铭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一项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波波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一业三保”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民生福祉交出突破性答卷。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要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聚焦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汇集民智、凝聚民心,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推向前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不断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来谋划和推进。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从就业到增收,从入学到就医,从住房到托幼养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突出改革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滨州要锚定“一业三保七有”,全力织好网、兜好底、办好事,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社保、医保、低保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不断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用心用情托起民生“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