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通讯员李秀玲报道)“以前办白事讲排场,烟酒啥的都要花费不少钱。自从丧事简办后,用简易的灵堂取代打祭,不收花圈、挽联,来人鞠躬拜祭、亲人鞠躬谢客,真正做到‘有人情味,不背人情债’。”近日,沾化区泊头镇孟家口村村民贾增文说。自开展丧事简办工作以来,该镇已为1000余户村民家庭提供“节俭办丧惠百姓”服务,治丧花费仅为过去的30%,大大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近年来,沾化区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立体化网络管理格局,在清明、春节等重要节点,采取联合执法、日常巡查等“硬核”举措,对违规和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举办青年汉式集体婚礼,推行“清明网上祭”,厉行勤俭节约,确立生态殡葬目标,持续完善殡葬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公益性生态安葬(放)设施45处,建成墓(格)穴6696个,规划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长安林”殡葬一体化项目。
同时,该区实现438名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全覆盖,16家红白理事会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红白理事会。组建婚姻家庭调解员队伍,开展“幸福护航·爱‘枣’回家”婚姻调解志愿活动200余场,调解家庭纠纷384起。婚事新办蔚然成风,在七夕节等婚姻登记高峰节点,举行颁证仪式、现场宣誓、《民法典》宣讲等主题活动,《汉风古韵·情定枣乡》在省视频摄影作品类比赛中获奖。年均开展现代文明风尚宣讲培训活动万余场次。
沾化区始终坚持以文化人,精准聚焦群众需求,创作反对高额彩礼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的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荣获三项国家级大奖,在全国农村院线当年播放量“10万+”,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引领婚俗改革的现实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短剧《做个文明人》、歌曲《牵手文明》等文艺作品,反映新时代乡村风貌的原创歌曲《村长外号叫“老邪”》、中国画《黄河谣》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随着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今夕何夕》《煮海》等近百部讲文明、树新风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极大地拓展了文化文艺服务移风易俗工作的新空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沾化区将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吹遍枣乡大地。”沾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宝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