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线之间,演绎百年非遗传承,一经一纬之间,沉淀企业品牌力量。手工地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省级非遗工坊阳信瑞鑫集团,每一块地毯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心灵手巧的瑞鑫人打造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企业,把滨州地毯传播到世界各地。
“经过多次研发改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21年11月,我们的阳信地毯编织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瑞鑫集团企管部经理刘学林介绍道,地毯技艺的发展经历了砍毯、手工枪刺地毯、电动枪刺地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00年,企业员工1.2万人,年产值不到2亿元,现在有3000多人,年产值7亿元,效率提高了近4倍。
刘学林说,阳信手工地毯编织技艺,是集绘画、雕刻、编织、刺绣、印染等技艺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工序复杂,分为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三大主要工序。历经多年发展和传承,在原料选择、色泽搭配、图案设计和编织技艺上都要求极为严格,图案融入中国各式装饰花卉和“串技”纹样等,装饰趣味强。
瑞鑫作为省级非遗工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目前在全县设立12家分厂,员工1200人左右,农村妇女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在家门口上班,“打工不出乡 就地奔小康”被传为佳话。“企业通过与当地农户合作,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还传承了传统技艺,增强了文化自信。”刘学林说道。
为了传承地毯编织技艺,瑞鑫下足了功夫,组织专业团队对阳信手工地毯的制作技艺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建立了完善的传承体系;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产业”为己任,打造地毯文化艺术博物馆,通过对地毯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展示,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手工地毯;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技艺。
除了埋头编织,更要抬头看路,瑞鑫人不断改革创新,寻求突破。“2015年,我们和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枪刺地毯机器人,按照编制好的程序进行扎毯,这是国内手工地毯领域首个集手工枪刺地毯全数字化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于一体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刘学林表示,通过新机器代替人工,可以生产一些中低档的枪刺地毯,但高档的地毯依旧需要人工来做。
“我们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特别重视开拓创新精神,和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青岛大学、山工艺等高校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适合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产品。”刘学林介绍道,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把学生设计的作品做成实物进行展示,对评选出的好作品颁发“瑞鑫奖学金”,吸引
年轻力量加入,提高
企业创新能力,让传统行业和目前形势接轨。在品牌的赋能和加持下,经过37年的积累发展,瑞鑫积极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企业。如今,年产销手工地毯1060万平方米,全球市场占有率12%,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各大城市,并辐射美、欧、澳、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刘学林认为,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成本相对较高,期待在税收、土地、人员等方面得到相关政策支持。今后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紧盯市场需求,主动创新,更新设备,提高效率,扩大产量,拓展国内国外的销售业务,相信瑞鑫地毯会乘势而上,书写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