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4日
博兴锦秋亭历史文脉浅考(上)
张基地
文章字数:3,527

  博兴锦秋亭历史悠久,其文脉绵延,美名远传。清丽壮观的锦秋亭始建于元初中统年间,迄今七百六十年间有三次重大建设,元初中统间(1260—1264)邑人始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改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移建。惟明嘉靖年间改建不甚明晰,略重点考述之。文人雅士锦秋湖边登亭赏景,吟诗作赋,留存了千古绝唱及锦秋亭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可谓历史文脉深厚,传承有序。
  元初中统间邑人始建
  第一个将锦秋亭载入史册,并最早在锦秋亭上赋诗的是元人于钦。
  著名元方志编纂家于钦(1284—1333),字思容,山东青州人,早年立志为家乡修志。后任中书省兵部侍郎,奉命山东,“于是周览原隰,询诸乡老,考之《水经》、地记、历代沿革,门分类别”,编成《齐乘》六卷。
  《齐乘》是山东幸存的唯一一部明朝以前的志书。《齐乘·古迹》记载:“锦秋亭,博兴东南城上,中统间(1260—1264)邑人所建,取坡诗命名。盖齐地淄、时、般、泺众水,潴为马车渎以入海。博兴宛在水中,舟楫交通,鱼稻成市,昔尝过之,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亭上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市,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其鲈虽小,亦四腮,不减松江,有莼菜,齐人皆不识,目鲈为豸鱼云。”文中所言锦秋亭“取坡诗命名”,乃是取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名亭。而后,锦秋亭作为山东名胜被载入《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山东通志》等志书,且多是采用了于钦《齐乘》中文字。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的《湖上早春》,是最早吟诵锦秋亭的名诗:“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谁歌采萍曲,愁绝不堪听。”该诗录自清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五》,载于钦诗后。
  斗转星移,当时光静静地流逝了四百多年后,乡邦文献对锦秋亭的记载却出现了歧异。知县万云督修,儒学训导迟龙宾总纂的清康熙十二年(1672)《博兴县志》,在“方舆志·古迹”中对锦秋亭的记载有了重大改变:“元中统间建。取苏子瞻诗命名。盖邑有麻大湖,舟楫交通,鱼稻成市。子瞻为高密令,过此,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云,诗入《艺文志》。后人取‘锦秋’二字名湖,亭向湖立,因以名焉。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该文,一是将于钦误为从未来过博兴的苏子瞻(东坡);二是将于钦赋诗亭上的“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以苏东坡之名载入康熙十二年(1672)《博兴县志》“艺文志”中,这也才有了苏东坡游过锦秋湖之误说。该文可取之处是点出了湖名来历:“后人取‘锦秋’二字名湖,亭向湖立,因以名焉。”可知是以亭名谓濒临东南城墙的湖为锦秋湖。于钦此诗为清康熙《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三十八》、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五》等书收载,诗题为《博兴风景》。
  明嘉靖年间改建
  清朝著名文学家王渔洋(1634—1711),名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淄博桓台)人。王渔洋累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其家与博兴隔湖相邻,多有锦秋湖记游文字。他的《锦秋亭记》早于《锦秋亭辨》,此可从其将《锦秋亭记》的全部文字置于《锦秋亭辨》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徐夜(1612—1684)《锦秋亭辨》的文字而知。成书于康熙辛未(1691)秋的名著《池北偶谈》中所载其表兄徐夜《锦秋亭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既有对亭名的考证,也有当时湖景的真实记载。王渔洋在《锦秋亭记》中记述了他所知锦秋亭的改建:“由东城骑行而南,舍骑,过石梁,登笔架山。山叠土石为之,三峰起伏,杂植桃柳,锦秋亭在东峰。此亭元中统所建,《齐乘》以为在东南城上,而山乃嘉靖甲辰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其文中“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及“今湖与亭皆称锦秋,盖湖从亭名矣”的考证,多为后人所采信。近经查阅四部旧《博兴县志》等典籍,试补正如下:
  邑人顾铎(1488—1552),字孔振,号警斋,又号南田,幼年即以才气闻名乡里,明正德丁丑年(1517)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曾任刑部主事、汝宁知府、开封知府、信阳兵备副使、陕西太仆寺卿,著《南田集》。回乡后,顾铎居住在湖边笔架山附近,并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前建了高大的藏书楼。顾铎在博兴留有大量诗文,既有因兴而作的《退老笔架山》等诗,也有应博兴官绅所请而写的大量记略,如《博兴庙学山井记》等。《博兴庙学山井记》载:“近者佥宪黄公鳌分巡至邑,周环相度,谓‘门临陡皇则衢未亨,望属低陷则气不翔’,出罚金买田一十四亩,命构桥台、凿池而亭于台池之上。审若是,亦一邑之胜而藏风气者也,奈何历三令而俱未遑也?”由上文可知,黄鳌仅是出罚金买田,提出了“构桥台、凿池而亭于台池之上”的建议,可惜“历三令而俱未遑”。“壬子岁(1552),二尹杜君孔禄乃聚土为山,山下凿井焉”。也就是说嘉靖三十一年,县丞杜孔禄完成了聚土为笔架山,凿井为池的工程(据顾连璧文,杜完成了桥和笔架山的工程,没有“凿井为池”)。诸生孙应溪等人、国子生顾存仁为此请顾铎撰写了《博兴庙学山井记》。顾铎在文中说:“此令之事也。杜君以丞能为之,亦可记也。然如斯而已乎?应溪辈曰:‘未也。山将增之高也,九仞焉已矣;池将凿之深且长也,怀山及泉焉已矣。山之巅建亭焉,美轮美奂,见者改观也。完矣,黄公之意,亦止于是矣!……’予曰:‘犹未也。池深矣,莲芡种焉,鱼鸟翔泳,粲然如锦。山高矣,柏竹植焉,云烟滃郁,巍乎莫京。诸生不日取捷而回,拉老夫坐亭中,观花卉竹柏,俯清池胸次,悠然举目,鸢鱼飞跃也。姑记而待之,见厥成也。’”顾铎对尚未完成的凿井为池、山巅建亭给予了规划并充满希望。
  然此文亦有疏略之处。其后,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中关于锦秋亭的文字,补正了顾铎文章的疏略之处,及顾铎逝世后的锦秋亭建设情况。其文曰:“岁甲申(1524),佥宪黄公鳌东巡谒庙,周回览视,谓‘朱雀主文明之象,而南方低陷,非宜’,乃捐金置学田一十四亩,令架桥为山于门之外,业置田已,事竟中止。”“壬子(1552)春,县二尹杜君孔禄任其役,即所置田桥者桥,山者山,而黄公之志始成云。”“丁巳(1557),邑侯刘公廷琮复于山后浚井凿池、亭其上焉。”也就是说,壬子(1552)春,县丞杜孔禄完成了桥(迎秀门南的登瀛桥)和笔架山的建设;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在笔架山后浚井凿池、改建锦秋亭于笔架山的东峰。改建锦秋亭于笔架山的时间乃丁巳年(1557)。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中有“岁甲申(1524),佥宪黄公鳌东巡谒庙”的明确记载,相信王渔洋游博兴孔庙时应是见过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碑文,王渔洋的“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则是将“甲申”误记为“甲辰”。
  自壬子年(1552),建登瀛桥和笔架山,佥事黄鳌的关于县学风水的建议初成。是岁秋,崔应鹤乡试中举人;乙卯年(1555),初旦中举人。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复于山后浚井凿池、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戊午年(1558),顾连璧与弟合璧中举人,翌年,顾连璧中进士;辛酉年(1561),于藩中举人;丁卯年(1567),白应乾中举人。可谓文运大开。至壬申年(1572),两科诸生没有中举者,认为“文运犹未泰乎?”欲再次进行县学风水整建,知县王尧臣应诸生所请,遂与同僚各捐俸若干,仍请士夫乡民尚义者共济美举。“月余乃成,将勒诸石,以征余文”,顾连璧“姑摛词以记其盛”。可知《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撰文于壬申年(1572)。
  丁巳年(1557,嘉靖三十六年),知县刘廷琮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亦名奎山)东脊,更方便游人呼朋唤友登临赏景,把酒言欢,留下了无数吟诵锦秋湖、锦秋亭诗词歌赋。康熙十二年《新城县志》“卷四·艺文志”载有王象春撰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七月十三日的《北湖游记》。游记真实再现了明万历年间锦秋湖及锦秋亭胜景,“城之南门有亭翼然点苍,曰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所建”。可惜此文将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移建于笔架山的锦秋亭,误为“元中统间邑人所建”。今桓台马踏湖中有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址重建的徐夜书屋,书屋之内面南正中,悬挂着徐夜(1612—1684)画像,画像之侧端挂着徐夜的诗作,其中有一首《登锦秋亭有怀》:“博昌耆旧日凋零,怀古来登天畔亭。鸿迹偶然留剩雪,鸥盟惟可问漂萍。秋光映水全收绿,山色空浮欲坠青。好醉韩公垆畔酒,东风吹梦未曾醒。”《徐夜诗选注》在其诗下有:诗人自注“亭下有‘韩公酒垆’”。城里的名店“韩公酒垆”都曾在此开店,可知锦秋亭旁有酒店等旅游服务行业。诗人骚客亭中饮酒赋诗,抒发情怀,繁华胜景可想而知。正如毛畹《登锦秋亭》所言:“此地谁为主?常来高士游。行行循岸柳,处处见汀鸥。水阔桥通路,亭间客自留。溪风吹满袖,不觉已深秋。”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博兴县治图中“锦秋亭”位置图。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