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张生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是加快建设品质滨州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着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滨州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制造强市建设步伐坚定。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支撑作用稳固有力
工业压舱石不断夯实。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0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169.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61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83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949年的97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9473亿元。
生产能力持续扩大。经过75年的建设,工业生产迅速扩张,截至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棉纺锭599.9万锭、织机2.35万台,已拥有112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553.5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能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2124.14万千瓦时。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23年全市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
龙头企业不断涌现。2023年,全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15家、省级瞪羚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家,均实现了当年总量倍增。魏桥创业集团跃居世界500强第172位,6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厚实的家底构筑了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盘。
企业效益显著提高。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73亿元,是1978年的2763倍,年均增长19.3%;实现利润375.47亿元,是1978年的1477倍,年均增长17.6%;实现利税586.32亿元,是1978 年的 1421 倍,年均增长17.5%。
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滨州是工业强市,是一座家底厚重的实业之城,已培育形成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涵盖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门类,一个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传统工业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不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等实现产业升级、脱胎换骨。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发展铝型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特色高端铝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逐步改变了以棉纺初加工为主的行业结构,实现毛纺织、家纺高端化,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发电从无到有,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到2023年底,全市风力发电量达到33.24亿千瓦时,全市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已达11.73亿千瓦时。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市聚力新兴产业规模化,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规模,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千亿级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聚力特色产业园区化,打造千亿级金属板材产业集群、500亿级商用厨具产业集群、300亿级绳网产业集群。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6.94%;202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1.43%,比2012年提高17.2个百分点。
新时代新征程上,滨州将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统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