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郭云鹰
无棣古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李之仪就是其中之一。
李之仪字端叔,祖籍信阳镇李通判村,位于无棣古城正北二十华里,该村原名“李家庄”,因李之仪曾任原州通判,后改村名“李通判村”,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无棣县也就有了“端叔故里”的雅称。
李通判村紧邻“信阳古城”和“城角故城”,前者为西汉名将韩信伐齐时筑城屯兵之地,后者为宋初无棣县治驻所。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无棣县治驻地徙迁至保顺军城,即今无棣古城。无棣当时属沧州管辖,称之为“河北东路沧州郡无棣县”,因此,《辞海》等权威工具书表述为:“李之仪,北宋文学家……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李之仪堂兄李之纯,字端伯,曾任北宋工部尚书,当时在新迁县治驻地(无棣古城)西北角,筹建了李氏家族读书、会客之地“真味堂”。其遗址曾出土李之仪《汴隄帖》石刻一件,现存于吴式芬故居。李氏二兄弟简介均载入《宋史》,《姑溪词》收录于《四库全书》,“真味堂”诗句载入康熙版《海丰县志》等志书。
嗟乎!城里有其堂,乡下有其村,国史有其传,
辞书有其文,北宋词人李之仪,著名乡贤无棣人。
2023年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古城发展的指导思想,无棣古城建设运营管理指挥部启动了以“婚庆文化”为重点的古城开发运营新模式,策划打造了“李之仪文化陈列馆”。
李之仪文化陈列馆为全国首创,由无棣古城建设运营管理指挥部总体策划,山东海百合环境艺术有限公司设计、绘制并布展,位于无棣古城东南方位,与李氏“真味堂”遗址对角相望。展厅面积1314平方米,分为一、二楼三个展室。一楼为序展厅,以李之仪彩铜塑像和大型紫铜浮雕“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为主;主展厅与侧展厅均在二楼,主要展示李之仪的家世、友人、年表、轨迹及相关历史资料和主要文学成就等,并展示了部分有关李之仪的书籍、诗词、研究文章、历史资料、手迹、拓片影印件、图片、实物等。
大型壁画《雅情图》为展示主题,长约22米,高约2.4米,突出展示了李之仪一生履历和对文化、对友情、对爱情的高雅情怀。宋画之风韵、雅士之品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一生不畏权贵的文人傲骨、坚贞不渝的爱情理念、“入刀笔三昧”的文学成就,较为客观全面地介绍了李之仪的人生经历和文化成就,有《雅情图》词曰:
巨幅雅情图,凝望惹人醉,淡妆浓抹总相宜,明眸含秋水;
端叔故里亲,犹如前贤归,友情亲情诗词情,思念古今人。
大型壁画《雅情图》的对面,是《西园雅集图》(局部)复制品。
《西园雅集图》由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绘制、米芾题记。由于苏轼文学地位的影响,门下弟子拥戴他为“文坛盟主”,经常聚于当朝驸马王诜的内宅,一个称为“西园”的地方吟诗作赋、切磋技艺,史称“西园雅集”。经常聚集的有苏轼、李之仪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以及书法家米芾等。元祐二年(1087年)春,画家李公麟在西园绘制一幅《西园雅集图》,由米芾题记,记录此事,特记“着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捉椅而视者,为李端叔”。
后人将北宋“西园雅集”与东晋浙江绍兴王羲之“兰亭雅集”和元代江苏昆山顾阿瑛“玉山雅集”并称中国历史上“文人三大雅集”,著录于清内府藏书画专著《石渠宝笈》,后诸多名家有此临摹制品。乾隆题跋的《西园雅集图》是清代著名宫廷画师金廷标的作品,画面为局部复制品。乾隆题跋如下:
公麟然否实公麟,古笔知诚出宋人。
跋语奚妨去其赝,长图益足尚斯真。
衣衫如篆浑唐法,蕉石生神异李皴,
名款设惟征故纸,是为求剑刻舟伦。
为打造好全国首创的李之仪文化陈列馆,2024年9月18日,无棣古城建设运营管理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赴安徽当涂,开展了“李之仪寻踪之旅”。来到当涂,让人惊喜的是,当地人民十分怀念这位宋代无棣名人,在凌云山公园建造了雄异壮观的之仪阁;在凌云山南麓,姑溪河畔,李之仪曾经垂钓之处钓鱼台遗址立碑、塑像;更有《凌云山之恋》委婉动听的旋律,唱响当涂:“凌云山上寄情思,钓鱼台上诉心扉,妹抚琴来哥作赋,之仪阁中思念情。‘我住长江头'传千古,弹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崇宁元年壬午(1102年),五十五岁的李之仪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官场失意,生活困苦,家人、友人阴阳两隔,“几度惊回窗下梦,新来添得雨中寒。伤心不见东坡老,纵有鹅溪下笔难”。数年后,虽遇赦复官,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姑溪之地。饱尝了官场黑暗和人间疾苦的李之仪,空怀报效朝廷和济世救民之志,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在文学创作上。当年苏轼谪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李之仪也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
在这里,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位叫杨姝的女子。两人缘起诗词韵律,相见恨晚,堪称知音,年龄悬殊,却依然爱得真挚;在这里,他写下了大量佳作,才子吟词,佳人抚琴。正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极度孤寂和痛苦境遇中,吟出了千古绝唱《声声慢》一样,李之仪以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成就了千古词人。靖康二年(1127年),李之仪病逝后葬于当涂藏云山致雨峰,长眠当涂,圆了李之仪“一廛尚冀容此老,与君朽骨分东西”(李之仪·《谒李太白祠》)的夙愿。
在宝岛台湾,著名歌手邓丽君一首《思君》歌曲,将“我住长江头”演唱得那么忧伤、那么深情。由美籍指挥家包克多创作的《合唱幻想曲》,其中“我住长江头”部分常出现在国际大型音乐会舞台上。这是西方作曲技法对中国古诗词的重新诠释,也说明李之仪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在家乡无棣,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著名乡贤,成立了李之仪历史文化研究会,设立了“李之仪文学奖”,定期举办“千古相思情”大型诗歌朗诵和征文活动,出版有关书籍、塑立雕像,打造李之仪爱情公园,并建立了李之仪文化陈列馆,打造了雍容尔雅、独具特色的“婚庆文化”等系列服务设施。
正是:山盟海誓,天作之合争俊秀;棣结良缘,雅苑情深竞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