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班景洁报道)今年以来,邹平市码头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三划”方案(即:规划引领、区划明确、计划执行的综合发展战略)的落实工作,不仅为产业项目的顺利落地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镇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因地制宜,深挖本土资源新潜力
码头镇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前安村流转200余亩土地,规划建设20个高标准甜瓜大棚,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以及周边村庄的整合资金,建立形成了集土地流转、资金整合、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经营新模式。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余万元,同时确保了扶持村的保底收益。与此同时,任家村探索药瓜种植产业新路径,利用药瓜根部丰富的药用价值,亩均收益可达6000元,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码头镇在产业规划上的创新思维,也为周边乡镇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跨村联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为探索实践村级党组织联合抱团发展新路径,带动村庄融合发展、群众共同富裕,码头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这条“核心主线”作用,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
草庙责任区通过资源联合、项目连片、产业联动等方式,探索出一条依靠责任区党总支抱团发展的路子。“今年以来,草庙责任区的16个村共整合流转64亩黄河滩土地种植大蒜,这样可以很好地降低耕种成本,解决农业工业化个体不能处理的问题。”草庙责任区党总支书记李为京说,“项目前期,镇党委副书记孙广水同志带队到商河县白桥镇对大蒜种植项目进行考察观摩,深入了解大蒜种植基地、厂房建设情况,也对大蒜产值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了解。预计2025年5月份就可以收获,亩均纯收入约6000元。
草庙责任区西孙家村等村通过“跨村联建”成立共富联盟,集中资源实施金码鑫丰粮食储藏烘干项目,通过“联盟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导种粮大户与粮仓经营主体合作,有力解决了农户的粮食储存和烘干问题,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和收益水平,在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旅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个月,我们村举办了圆铃枣丰收节,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也希望圆铃枣这一特色农产品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为村庄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小邵家村党支部书记杨阳高兴地说。
据了解,“乡村创意生活季”邹平市码头镇“百年枣园”圆铃枣丰收节于9月底在小邵家村圆满落幕,至今已连续举办9届,经过多年的打造,圆铃枣丰收节已成为码头镇重要的文化品牌,在推动镇域文化发展、文艺创作和农文旅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码头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镇域农业、旅游、文化等资源的全面挖掘,精准定位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引擎、文化产业为灵魂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项目,有效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