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4日
“小小红薯”让村民生活更加甜蜜
文章字数:1,270
  本报无棣讯(通讯员 蒋惠庆刘洪杏报道)连日来,无棣县西小王镇王管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寿泉非常忙碌,今年该村种植的20亩地红薯成熟了,需要组织村民加紧采收,同时还要联系销路。从进入10月以来,该村红薯种植基地里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忙着除蔓、采收,然后运回村里,对红薯进行分拣、包装。
  由于是第一年种红薯,还没有固定客户,并且人们对蜜薯的品质还不了解,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宣传,最大限度让周边群众和外地客户知道“王管蜜薯”。于是,孙寿泉成了附近商场超市的“常客”。每到一处,他都随身带着“西瓜红”“白哈密”2个品种的红薯,现场掰开,现场品尝,以品质服人。在村微信群里,他每天“滚动”推送红薯照片,并且承诺本村村民购买,享受优惠价。村里群众积极响应,纷纷转发微信群、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王管蜜薯”名气逐步大了起来。“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红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村集体增收。”孙寿泉告诉笔者,该村有1412口人,耕地面积6600亩,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两委”班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耕地多是王管庄村的一大优势,但过去村里的土地大都是种植玉米、小麦、棉花,其他作物非常少。村“两委”成员经调研发现,王管庄村的土地属于小红土,具有渗水快、土壤松散不易板结这一特点,非常适合种植红薯。特别是近几年,红薯市场前景越来越好。今年春天,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大家一致通过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红薯的提议,说干就干,从进苗到栽植,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栽种。
  栽上秧苗后,孙寿泉便领着村里的老人、妇女,精心做好田间管理,甚至在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种,缺乏经验,不过目前看来,产量不错,亩产量达2500公斤,品质也很好。”孙寿泉说,今年合作社种了“西瓜红”“白哈蜜”2个在当地畅销的红薯品种,可以用来烤、煮、蒸着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为畅通销售渠道,红薯成熟之前,该村党支部提前行动,进行全方位宣传,积极联系该县各大中商超,并建立“王管蜜薯直销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集中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王管蜜薯”在本地已小有名气。近日,无棣县圣豪超市负责人慕名前往王管庄村,经过现场查看、品尝,当场决定为“王管蜜薯”开辟专门柜台,支持王管庄村红薯销售。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商超主动与村党支部对接,接洽“王管蜜薯”销售事宜。
  “合作社种红薯,除了给村集体增加收入外,更重要的是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共同致富。下一步,我们的红薯种多了,还计划建个红薯批发市场,实现错时销售,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谈及未来发展,孙寿泉自信满满。
  近年来,西小王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锦棉小镇、品质小王”品牌定位,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种植红薯、红花、棉花等特色作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培育适合我镇发展的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西小王镇党委组织委员邓金龙表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