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刚通讯员周洁报道)近年来,滨城区通过大力实施标准赋能工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标准化工作高效运转机制
滨城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坚持把标准化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部署、有成效。
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滨城区品牌培育激励办法”,对标准制修订、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标准化项目、企业标准“领跑者”进行奖补。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全力保障标准化工作。
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座谈会、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宣传,总结典型案例,讲好标准化故事,推广标杆企业经验做法,激发更多企业标准创新潜在活力,强力支撑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
■ 坚持服务指导,构建全方位标准化工作局面全领域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强化项目培育和跟踪指导,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覆盖面,推进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该区已建设中医服务、法律服务、社区治理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等国家级、省级标准化项目33项,在相关领域起到了示范作用。
高水平推动标准实施成效。充分探索、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倒逼转型、引领转型、支撑转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辖区企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64项、地方标准39项、团体标准31项。今年9月,由滨城区相关部门主导起草的市级地方标准《明厨亮灶服务规范》获批发布。
全方位提升标准示范效应。标准项目建设内容多,标准高,建设成果直接决定着对应领域的试点成效。通过建立“两个清单”,即:标准化项目清单和标准制修订清单,条目式推进标准化工作,定期开展走访指导、政策宣讲,推动标准化项目立得上、验得过、叫得响,全区标准化项目验收通过率100%。
■ 坚持协同发展,拓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提升标准项目建设能力。聚焦纺织、粮食、化工等重点领域,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和关键产品的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开展循环经济、消费品等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小麦加工、毛巾产品2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标准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加强标准话语权。推动企业参与行业标委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制修订。今年,滨州双峰石墨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华纺股份主导制定行业标准2项,企业行业话语权显著提升。
标准品牌协共同提升。通过推进标准化工作,品牌建设实现“硬支撑”。今年,滨城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立项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亚光家纺成功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滨农科技、中裕食品、鲁滨集团、滨化集团、亚光家纺、三元生物6家企业上榜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品牌总价值137.46亿元。
■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标准应用创新标杆
标准赋能,打造医保经办服务标杆。滨城区医保经办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通过建立标准服务体系,缩短了办理时限,提升了服务效能,医保办理申报材料压缩65%以上,18项高频次医保事项实现即时办结,其余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6%以上,“掌上办”和“网上办”达到90%,为辖区内50余万名参保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今年3月,该试点成功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典型案例。
标准推动,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滨城区社区治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创新社区治理,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各项服务资源,为办事单位、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今年6月,该试点总结社区治理标准化工作经验,发布滨州市地方标准“五级双向社区治理工作规范”,为全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标准指导。
标准支撑,打造家政服务高端品牌。好大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98项,制定企业标准234项,逐步实现家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企业也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的成长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