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9日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之巅系列报道之七
郭俊泮:部队就是我的家
本报记者安传龙韩俊亮李振平
文章字数:2,784


  老兵档案
  郭俊泮,男,1934年6月出生,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宁津县人。1947年1月参军,曾在渤海军区教导旅担任卫生员。1958年后,历任农二师医院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职;1968年8月至1971年3月,参加援建巴基斯坦;1994年6月离休。
  “部队就是我的家,领导就是爹娘,战友就是兄长。自从当兵那一刻起,我一步也不能离开队伍。离开部队,就像一个没娘的孩子一样。”90岁的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郭俊泮深情地说。
  10月18日,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的孔雀蓝湾小区的家中,郭俊泮给来自山东老家的记者讲述起了难忘的军旅生涯。
  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
  郭俊泮出生在山东宁津一个革命家庭。父亲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当地一名干部。
  三五九旅到渤海区征兵时,郭俊泮的父亲主动给他报了名,并告诫他:“咱们革命老区虽然已经解放,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到部队去吧,跟着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带着父亲的嘱托,郭俊泮和堂哥一同离开了家乡,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1947年2月,渤海军区教导旅在山东阳信正式组建。郭俊泮成为了一名卫生员。
  作为卫生员,郭俊泮不仅参加军事训练,还要接受人体解剖、常见疾病防治、药物知识、战地救护等医学方面的训练。
  郭俊泮说,教导旅西征第一仗就是在山西打的运(城)安(邑)战役。战斗开始后,他们在后方。前方受伤战士送来了,他们就包扎抢救。
  前方战场上子弹横飞、炮火连天。休养连里来了很多伤员。这些伤员们从头到脚全都是血。
  郭俊泮在家时从没见过这阵势,一见血和伤口感到非常害怕,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在给伤员清理、包扎时,他的一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郭俊泮自豪地说:“我们那个部队的战士真是伟大,满身都是血,你给他洗擦、给他换药,他们都不喊疼不叫苦,非常坚强。
  一天,郭俊泮正与战友们护送休养连的伤员。突然,头顶上嗡嗡作响,原来是国民党的飞机在四处寻找目标。
  正当郭俊泮不知所措时,只听队长大喊一声“卧倒”,大家一个个都趴在了车底下、道路两旁。敌机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机枪立即从高空向下疯狂扫射,瞬间子弹如雨般飞来飞去。
  这次袭击,虽然伤亡并不大,但是让郭俊泮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在澄合战役壶梯山战斗中,为快速抢救伤员,队长彭学华果断地命令大家打开两床被子,把被子撑成一个能遮光的“小帐篷”。
  郭俊泮的任务是作为一根“木桩”,支撑“小帐篷”的一角。他和战友背朝里、脸朝外、头顶被、手握被边,腿跪地,不准漏出一点光线。
  医生们艰难地蹲在伤员身边,在手灯下进行手术。此时,“帐篷”外枪声不断,可医生们却个个从容不迫。他们以最快速度处理完每个伤员的伤口,防止流血和伤口感染。
  正在关键时刻,突然,敌人的一颗炸弹在“帐篷”边爆炸,一名支撑“帐篷”的战士被炸伤。另一名战士毫不犹豫地撑起“帐篷”,确保抢救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此次战斗,休养连收容伤员200多人,是郭俊泮所在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收容伤员最多的一次。90%的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消除了战士们的后顾之忧。
  部队就是我的家
  当年行军打仗,部队常常翻山越岭、蹚水渡河。多的时候,一天行军百十里地。
  郭俊泮说,好多次爬山的时候,因为山壁陡峭,他爬不上去。队长就让他抓住驮药箱子的马的尾巴,一步一步登上去。过河的时候,老战士们会把他背在身上蹚过去。
  冬天,部队经常在野外休息。指导员王春林对郭俊泮特别关心,担心他年龄小,冻坏了,每次睡觉都把他搂到怀里,抱着他睡。
  郭俊泮说:“王春林是山东人,对我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睡觉时,他抱着我,给我取暖,我睡觉可踏实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解放军战士人人都会唱的一首歌,也是渤海子弟兵最爱唱的一首歌。在西征的路途中,他们是这么唱的,也是这么做的。
  1948年秋季,部队突然接到行军的通知,此时天上正下着倾盆大雨。接到通知后,战士们毫不迟疑地整装出发了。
  这场暴雨一下就是整整一夜。可不管再黑再冷,没有一个战士停下脚步。大家排着队一直走到天亮时才走近村庄。
  为了不打扰当地老百姓,部队没有进入村庄休整。战士们坐在路边,将湿漉漉的衣服脱下来拧好,又重新穿在身上。虽然被冻得直哆嗦,但是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由于经常行军,战士们平时几乎吃不上蔬菜,每个人背着一袋炒面,外加一把小水壶。每到一处,战士们饿了就拿出炒面就着水吃,这便是一顿饭。
  有一次,部队到了一个村子。因为让国民党部队祸害怕了,老百姓一见到当兵的就都藏了起来。部队在村里找到了一些粮食,然后写上条子,把钱和条子一块放在老百姓家里。
  郭俊泮说,他们第二次再到这个村子里时,老百姓都非常欢迎他们,还派饭给战士们吃。部队很快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
  提起往事,郭俊泮深有感触地说:“国民党有先进的飞机大炮,而我们却连一辆汽车都没有,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就是因为部队纪律严明,走到哪里都备受当地百姓的拥戴,是人心所向!而国民党纪律涣散,人心背离,最后只能节节败退。”
  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1947年底,部队开往山西;1948年,部队来到陕西一带;1949年,部队到达甘肃张掖;
  1950年初,部队抵达新疆焉耆、库尔勒等地。
  在中国的大半个版图上,处处留下了渤海子弟兵的身影。
  郭俊泮跟随部队,万里西征,故乡的影子渐行渐远。
  在西征的路上,对于翻越祁连山那段经历,郭俊泮终生难忘。
  那是1949年9月,部队由青海翻越祁连山,向甘肃张掖挺进。
  此时的祁连山已经十分寒冷。部队刚走到山脚下,雨夹着雪就下起来了。一路上,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劈头盖脸,行军非常艰难。老战士拉着小战士,女同志则紧紧抓住骡子的尾巴,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往上爬。战士们的军装都结了一层冰,每迈一步都很吃力。
  终于,在天黑时,部队下到了山脚。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胜利翻越祁连山。
  “过那个山,真是很难忘。”郭俊泮说。
  部队从甘肃抵达焉耆后,16团、17团留在了焉耆,18团留在了库尔勒。
  开发新疆、建设新疆,从此农二师成了郭俊泮的第二故乡。
  郭俊泮说:“那时,我们医院也垦荒种地。在焉耆我们医院分了两块地。医院要自己开荒、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
  后来,郭俊泮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医院门诊放射科的一名医生。
  1968年8月,郭俊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支援巴基斯坦建设。
  1994年,60岁的郭俊泮正式离休。
  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
  谈起这70年的巨大变化,郭俊泮说,想都不敢想。刚来的时候,库尔勒就像个村子,18团就在一个戈壁滩里面。你看现在这个样子,谁能想到。过去说的是,你们要好好奋斗,将来要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的生活比过去想象的还要好,手机、电视、空调……
  “我们一块当兵的、咱们山东老乡,一个个都走了,现在没有几个了。他们吃的苦比我多,这么好的生活没赶上……”想到牺牲的战友,郭俊泮禁不住哭泣起来。
  郭俊泮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也在兵团工作。前一段时间,他的儿子开车带着他和老伴到二师铁门关市游览。看到美丽的城市风景,他自豪地说:“我们兵团人就是能干!”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