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
忠诚履职担使命 踔厉奋发开新局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工会智慧力量
——滨州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五年来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3,283








  本报记者 张旭 范桢 许北京 通讯员 周立强
  滨州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圆满完成了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着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方向更加坚定。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扛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组建全市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带动各级工会开展常态化宣讲活动520余场,每年覆盖职工5万余人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中国梦·劳动美”主基调,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等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选树“滨州最美职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模范单位和个人等系列典型。中国滨州工运史馆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纂并出版《滨州劳模大典》。
  建成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1家,命名市级职工书屋72家,“滨州工会”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达11万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网络正能量新媒体(微信组)市级工会十佳账号”;“齐鲁工惠”App滨州站认证会员达55.3万人,连续3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平台“最具影响力平台”“创新型平台”等称号。面向全市一线职工开展“求学圆梦行动”,为1000名追求学历提升的产业工人和一线职工(含农民工)发放补贴,助力职工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着力凝聚广大职工智慧力量,工人阶级推动富民强市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
  认真履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抓总职责,我市“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滨州模式写入省第十六次工代会报告并在全省推广,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市代表在全总产改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全国首创“产改在线”平台加强产改数字化管理案例获评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率先在全省建立强化“四链”融合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监测评价体系。
  聚焦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每年举办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围绕纺织、化工、医疗、教育等不同行业组织开展行业技能竞赛,每年列入职工技能竞赛计划100项。持续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竞赛,常态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评先树优稳步推进,评选推荐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工人先锋号19个(名),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省工人先锋号121个(名),滨州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0名。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职工创新创效工程,创建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滨州工作站,设立滨州工匠学院,推荐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9家、创新工作室20个,培育滨州市创新工作室75个,带动各级培育创新工作室1000余个,发布市级职工优秀创新成果100项。强力推进“滨州工匠”建设工程,推荐“齐鲁工匠”和“齐鲁大工匠”15名,培育“滨州工匠”59名。助力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复苏,动员组织开展“战疫情·助复工·稳就业”系列活动,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贡献了工会力量。
  着力抓好维权服务主责主业,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劳动纠纷防治体系建设,依托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打造法律服务窗口、搭建调解员专家库、完善标准化调解流程。发挥法治体检团队作用,关口前移、主动介入,深入1530余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排查化解欠薪拖欠工资案件621件。
  全力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四方联动”协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机制作用,源头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配齐配强全市专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打造“样本指引”典型企业25家,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协商典型26家;签订集体合同771份,覆盖职工188718人。
  常态化开展送温暖活动,落实市县两级工会帮扶联系人制度,城市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得到全总充分肯定,并代表山东省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作为全国工会首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在全市建成各级工会法律援助站点134家、工会驿站305家、工友创业园110家、“慧心赋能”心理服务站点91家。打造职工心理关爱“慧心赋能”滨州模式并在全国推广,累计为1000多个社会团体、9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惠及职工23万余人次。
  创建省级职工(农民工)培训基地4家、市级14家,5年来对6万余名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直接带动4万余名职工(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育选树省市两级工友创业园110家,扶持创业6000余人,直接吸纳就业5万余人。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滨州办事处成立以来,共发展入会单位2200余个,入会职工19.58万人,累计为38.92万人次报销互助金1.78亿元,被中互会确定为全国两家数智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帮扶送教育发放助学金81.8万元,资助职工子女1875名。建成“工会妈妈小屋”157家,投入资金148万元。连续举办5届“会聚良缘·黄河恋·渤海情”联谊活动,线下交友联谊220场次,成功牵手1000余对。
  着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推进“小三级”和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积极推行“扫码”入会、网上会员之家“兜底”入会等新途径,打造“指尖上的工会”。目前,全市实名基层工会组织达到4642个、会员55万余人。先后组建40家市县级物流、快递、家政服务、餐饮饭店、货运等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发展农民工会员30余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3262人。
  全市企事业单位已建立职代会制度3048家,实行厂务公开3117家,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和百人以上企业的工会组建率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率均达100%。滨化集团获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等4家单位获评“山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优秀单位”。
  持续深化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广泛开展“双争”、基层工会干部技能竞赛等活动,工会工作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强工会阵地建设,开展工人文化宫三年集中整治行动,市县两级8个工人文化宫回归公益、焕发生机。市工人文化宫在全国推动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被评为首批全省标准化工人文化宫。全省工人文化宫工作提质增效现场会在滨州召开,两次受到市委及时表扬。
  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工会财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信息调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呈现全面推进、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着力加强工会党的建设,工会系统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水平,党建对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思想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对党忠诚教育,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持续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常态化开展基层联系点、赴基层蹲点工作,市总工会派驻博兴县店子镇大杨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先进经验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从严从实抓好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一体推进“三不腐”取得明显成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