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
百年惠师的前世今生
李玉德于林山
文章字数:4,577
    山东省立惠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又称惠民乡师,校址在原惠民县粮食局处。

    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的校门承载着众多惠师人的青春记忆。

  千古不绝的黄河,哺育了亿万黄河儿女,滋养了如诗如画的名山大川,也孕育了一座文脉传承不绝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定府。名河育名城,名城育名校。惠民师范学校就在此创立。
  武定师范讲习所(1904年)→武定初级师范学堂(1909年)→惠民县单级教员养成所(1912年)→惠民县立师范讲习所(1916年)→山东省立第六乡村师范学校(1931年)→山东省立惠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渤海公学(师范班)(1945年)→渤海后期师范学校(1948年)→山东省立惠民师范学校(1950年)→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1952年)→东方红学校(1967年)→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1971年)→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惠民分校(2003年)→滨州学院初等教育学部(2005年)→滨州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06年)→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3年)→山东航空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百余年来,惠民师范随着时代演进不断改革调整,师道传承弦歌不辍,终成鲁北名校。
  对广大惠师人而言,那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百年文脉传承
  惠民师范,坐落于惠民县城东南方位,正是黉门的最佳位置。
  惠民县城,地处华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夏属兖州,商为蒲姑国地,秦为厌次之邦,西汉时为平阳公主封地,东汉设乐安郡,隋唐为棣州城。北宋崇宁元年,加修棣州,重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前后九年时间建成了形制宏伟、功能齐全,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军事重镇——棣州城。棣州城呈矩形,设东南西北四门及瓮城,以十字街为轴线,采用棋盘式格局,构成街道网,城墙坚固耐用,巍巍峨峨。明初改为乐安州,并建汉王府,成为华北重镇。明宣宗武力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棣州更名为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格为武定府。解放战争时期设渤海区,解放后为惠民专署驻地。
  惠民师范文脉肇始于1904年设立的武定师范讲习所,讲习所前身是明清时代的武定试院。此地人杰地灵,武定试院走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清代大学士李之芳、儒学大家劳乃宣。
  武定师范讲习所,是惠民一带第一所师范学校,在清末民初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09年(宣统元年),武定初级师范学堂建立,校址在原敬业书院西面房舍(东面房舍为中学堂校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将武定府师范讲习所改建为惠民教员养成所(校址在今老县委处),由高昌荫任所长、宋连芬等为教习。1916年更名为惠民县立师范讲习所,校址在文庙戟门前院(今老县委处),高昌荫仍为校长。1931年6月,又改立为山东省立第六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在惠民县城(原惠民县粮食局处),由常子中任校长。1933年,又更名为山东省立惠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又称惠民乡师,校址在府衙,原惠民县粮食局处),由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生王绪兴任校长。其间,在山东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的梁漱溟和时任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曾亲临指导。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大举南侵。同年9月,国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通知全省各县教育科及各中等以上学校组织师生南下流亡,目的地暂定河南许昌。1941年,中共清河区抗日民主政府决定恢复师范教育,借用惠民乡师滞留下的师资力量在博兴一带创办清河师范学校(校址在博兴境内),由相炜任校长。1942年7月,为纪念抗日英烈马耀南,清河区将清河师范学校改为耀南中学(校址仍在博兴境内),刘冠甲任校长。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为加强干部教育,渤海区委决定,将耀南中学与建国中学合并,改称“耀南公学”(校址在博兴境内)。1945年8月全区解放后,为发展教育、培养师资,耀南公学迁往惠民中学(地址为原惠民师范校址),改称“渤海公学”,陈梅川任校长,刘冠甲任副校长,设师范班。
  1948年6月,中共华东局在青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师范教育,由渤海区负责实施。渤海区积极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并派行署教育科科长关锋及李青田、王靖,还有渤海公学副校长刘冠甲等负责筹建。经数月紧张筹备,于1948年10月暂借惠民城东北马画匠村旧庙和民房作为临时校址,正式开课。12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校名初为“渤海后期师范学校”,由关锋任校长,李青田任党支部书记,刘冠甲任副校长,王靖任教务主任。因此,这一天被定为惠民师范“校庆日”。入学后,学生学习及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初招6个班,学生312人,学制分为一年制和二年制。学生所用教材,部分使用晋察冀边区初中课本,部分自编。
  1949年春,渤海后期师范学校迁至惠民县城内西门街,6月迁至渤海公学校址,至2003年并入滨州师专前,校址未变。
  1950年5月,惠民专区成立后,“渤海后期师范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惠民师范学校”。1952年春又改为“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1967年曾改为“东方红学校”,1971年恢复原名。到1998年底,该校有教职工119人、在校生970人,为鲁西北地区第一所规范化中等师范学校,跨入省级先进学校行列。
  建校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1968年后,实行工宣队指导下的革委会主任负责制;1976年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革委会主任负责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增设校长办公室;1980年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总务处和校长办公室。
  2002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需要,作出对滨州中高等学校整合的决定。2003年2月,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惠民师范学校和博兴师范学校并入滨州师专提上议程,首次提出教育学院、电视大学及惠民师范、博兴师范等“由五点办学为一点(滨州师专)集中办学”。2003年6月,惠民师范变更为滨州师专惠民分校。2004年5月,滨州师专升格为滨州学院。
  2004年10月,惠民师范学校和博兴师范学校整体迁入滨州学院。2005年2月,原惠师和博师组建滨州学院初等教育学部。同年,教育科学系成立。2006年9月,初等教育学部更名为初等教育学院。2011年6月,滨州学院成立教师教育学院。2013年12月,初等教育学院并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院训为指导,以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己任,统筹兼顾教师教育学术性和师范性,探索新型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爱教、能教、乐教”的合格师资。
  红色血脉流淌
  中共建党初期就为惠民师范种下了红色基因。
  1926年7月,济南第一师范学生、共产党员苏亦农(又名苏登元,惠民县朱苏庄人)受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派遣,到惠民县立师范讲习所任教,开展党的工作。苏亦农和省立四中学生邵之镜共同创办不定期油印刊物《红光》,以歌颂光明、抨击黑暗为办刊宗旨。《红光》创刊号一问世,就以鲜明的主题、深刻的笔调展现在读者面前:封面上刻印着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着光明即将到来;刊内发表了邵之镜写的小说,以明快的笔触、细腻的情节,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字里行间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唯有不怕邪恶,同黑暗抗争,才能握住本来属于自己的命运,到达光明的彼岸!《红光》的出刊,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1930年代初,上海谭正璧编纂的《全国刊物简介》,将《红光》收录其中,并注明出版地址为山东惠民。
  山东省立第六乡村师范学校创设之后,正处于东北沦陷时期,是时师生爱国热情非常高涨。有一名教师是东北人,每到“九·一八”这天,不出房子、不吃饭,含泪怀念家乡。1933年春,学生建立了“读书会”“新文字学会”“学生会”等进步组织,阅读革命书籍,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6年,乡师学生踊跃参加各地开展的援绥抗日活动,组织街头宣传募捐,慰问察绥抗日将士等。“西安事变”发生后,学生奔走相告,连夜开展辩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遍及全校。教师杨震亭在学生中宣讲国共合作的背景及重大意义。在各进步团体组织影响下,学生中的进步力量逐渐扩大。
  1936年秋,因校方翻查进步书籍,监视阻挠师生进步活动,师生极大愤慨,当即罢课,在校内、街头张贴标语,向学校当局提出质问。校方面对学生的正义言辞,哑口无语,但仍继续采用暴力,开除学生张建勋等两人学籍,另有几名学生被记过。学校当局为尽快平息学潮,是年冬提前放寒假,1937年初开学时又勒令几名进步学生退学。
  1937年夏,国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为破坏惠民乡师和平原乡师革命活动,下令将两所学校教师对调。熊秀山带着张寿民等一批教师由平原来到惠民,中共党员刘顺元、刘青林、马霄鹏相继到惠民任教,在中共鲁北特委领导下进行抗日宣传,发展党的组织。马霄鹏于当年9月在惠民乡师建立了“民先”组织和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这是惠民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不久,刘洪恩、万晓塘、吴可杰、孙泉祥、刘桂阳、于镜清、李书亭、聂兴汉、王大昌、刘思清等十余人被发展为党员。
  1937年9月,惠民乡师南下流亡。流亡前,中共地下党组织于一天深夜在学校礼堂内召开会议,鲁北特委赵明新传达了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会后,万兴诗、刘洪恩、孙泉祥、李书亭、于镜清、王大昌、聂兴汉、刘桂阳、刘青林、姚思清诸人分赴惠民、阳信等地,组织乡农学校,筹备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流亡中,惠民乡师、惠民四中等学校组建临时党支部,马霄鹏任书记。1937年11月11日,马霄鹏按照党组织指示,将“民先”队员孙殿甲、李元清、杨震霆、吴可杰(地下党员)、王仁恭、聂兴汗等青年学生共九十余人送往山西临汾,进入我军军校学习。刘锡庚、李秉剑、牛斐然、孟昭义等24位同学先逃到徐州,再逃往开封,同难民一起在街头流浪。12月中旬,他们在开封龙亭经前任校长王绪兴介绍,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组织送往泾阳县安吴堡青年战时训练班学习,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南下期间,冯子彬和部分同学弃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其余大部分师生西迁,与山东其他流亡中等学校合并为国立第六中学,校址在四川绵阳、梓潼等县区,在梓潼的为国立第六中学第一分校,学生均为山东流亡学校中师范学校的流亡生。流亡中,有的师生奔赴延安,有的在当地参加抗日游击队,有的参加党的地下组织。
  在革命斗争中,师生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鲁北基础教育中坚
  惠民师范从1904年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教师品德培养。尤其是1948年恢复师范教育后,中共渤海区委和学校注重强化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逐渐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众多毕业生谨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努力成为教书育人践履笃行典范。
  从恢复师范教育到今天,惠民师范培养了众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校长、齐鲁名班主任、优秀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学校培养的众多优秀中小学教师至今仍是鲁北基础教育的中坚。很多优秀毕业生担任中小学甚至高中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职务,成为支撑基层教育大厦的“栋梁”,有的还担任党政领导职务。
  惠民师范并入滨州师专,是滨州市委、市政府站在新世纪新高度,顺应趋势,抢抓机遇,面对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优化滨州教育结构的重大举措。今天的山东航空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仍在摸索中前进,在某些领域已取得了不菲成绩。
  惠民师范的百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初心,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李玉德,男,山东阳信人,就读于惠民师范82级生物专业班,毕业后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阳信县作协名誉主席。
  于林山,男,山东航空学院副教授,1981年毕业于惠民师范,后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发展中心学习,现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