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静涵 通讯员谢宝强报道)“这个结果很合理,调解跟判决一样,都很专业。”滨城区一位购房者李某对滨州某商事调解中心最终的调解方案表示满意。
截至目前,滨州市已培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事调解组织11个,配备商事调解员249名。全市商事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6155件,调解成功3324件,涉及金额约11.15亿元,为维护商事主体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和合无讼”,让百姓信诉也信调
温馨舒适的住房条件,不仅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住房问题的妥善解决,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018年11月10日,李某购买了滨州某置业公司开发建设的一套商品房。但之后几年开发商以受疫情影响为由逾期交房、房屋面积有误差、交房后也未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办理房产证。2023年5月,李某与和其同样遭遇的22人向滨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滨州市某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法院委派调解后,迅速组建专业调解团队,对包括李某案件在内的23起涉某置业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集中调解。
调解专家坚守公平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认真研究双方的合同条款,合理平衡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利益,采用组织原被告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座谈、背对背沟通、电话调解等方式,就赔偿请求进行沟通。最终各方均同意,置业公司支付部分现金后,以公司旗下餐饮代金券抵偿。而这个调解结果,也为后续100多位同样遭遇的购房者,提供了商谈“样板”。
便捷解纷,提升纠纷解决质效
“从案件接收到争取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再到调解协议达成,仅用了3天,充分凸显了商事调解高效、专业、便捷的特点,也提振了商事主体对诉前调解机制的信心。”滨州市某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介绍。
2023年12月,滨州市某商事调解中心通过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6起涉及同一家金融机构的同类型信用卡欠款纠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滨州市司法局在搭建商事调解体制机制基础上,加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的协同配合,完善案件转办流程,建立闭环式诉调对接机制,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高效解纷。
同时,针对数量大、金额小的信用卡类纠纷,市、县司法行政部门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建立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批量调解同质类金融纠纷,提高金融纠纷化解效率。
多元供给,护航企业高效发展
滨州市某民商事调解中心办公大厅的墙上挂满了各类锦旗。其中,有一面锦旗是该调解中心用时40多天,为滨州一家企业解决了困扰其9年多的诉讼纠纷。事后,企业负责人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该国企多年来因业务经营问题多次与上下游贸易合作企业及控股股东产生业务分歧,进而发生纠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虽经多方协调,但其债权利益始终未得到清偿。
“后经介绍,当事双方找到我们寻求解决途径。”滨州市某民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说。接收案件后,调解中心迅速组织团队,认真分析案件中涉及的股权、债务等问题,多次与当事双方耐心沟通、逐一突破,并及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目前,当事双方已恢复生产经营,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调解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滨州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大量市场主体的涌入,民商事纠纷不断增多。滨州市瞄准新需求,努力构建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多元商事纠纷解决体系,聚力打造商事调解新高地,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