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08日
深化志愿服务 修订村规民约 开展道德评议
孙镇“三项举措”持续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文章字数:1,173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魏梦瑶报道)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乡风,近年来,邹平市孙镇通过深化志愿服务、修订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评议等多种途径,持续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广大村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深化志愿服务,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婚嫁丧葬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咱们要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建立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孙镇村志愿者朱雪美在给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相关知识。截至目前,孙镇已成立39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通过入户宣传、发放移风易俗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新理念的正面引导,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孙镇把“抵制婚嫁恶俗、提倡喜事新办”“抵制丧葬陋习、提倡文明治丧”“抵制乱摆酒席、提倡节俭适度”等作为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发动移风易俗志愿者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婚俗改革、殡葬改革的政策,让移风易俗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修订村规民约,变“旁观者”为“当事人”
  走进张家村,房屋整齐排列,道路干净整洁,随处可见“文明守礼”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让人感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我们村的变化真的好大,村里环境改善了,村民文明意识提升了,家家户户都其乐融融的。”看着眼前乡村的新面貌,村民魏传增不由感慨道。
  “村规民约修订之前,我们积极征求村民意见,不仅符合实际,而且凝聚了全村人的智慧。过去很多事情都需要村干部协调解决,自从有了全新的村规民约,全村群众就有了一致的行为准则,村民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就拿出来比对,心平气和地把矛盾纠纷商议解决,邻里之间也更加友善、和睦了。”张家村党支部书记魏方海说。据了解,孙镇积极推进41个村修订村规民约,基本形成“一村一公约”,营造村民自治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开辟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
  开展道德评议,变“独木桥”为“连心桥”
  为弘扬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孙镇各村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成立道德评议会,邀请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退伍军人、村民代表等担任道德评议会成员,对村民道德行为进行评议,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进行曝光。同时,将道德评议活动与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结合起来,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五好家庭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评选活动,以身边榜样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村民在参与道德评议的同时,也会主动挖掘身边看得见的好人好事,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优良品质。”蔡家村党支部书记蔡向东说。孙镇以道德评议会为抓手,通过组织村民评选身边好人好事、评议不文明现象,让村民说一说、评一评、论一论,积极为倡树文明新风尚建言献策,让道德文明的种子根植到群众心中。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