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传统农业乡镇打响村集体增收“突围战”
  (上接第一版)
  与上级部门对接、研究相关政策文件、考虑区域实际……到今年初,一个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幕后走上前台,作为运营主体“唱主角”,并依托供销社、信用社等第三方提供技术、农资、资金等方面支持的模式在九户镇渐趋成形。
  这一探索得到了邹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深化提炼为“1+4”土地经营模式,“1”是党建引领,4是“四位一体”,即“合作社+农户+供销社+金融”,同时出台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措施,在邹平全市推广。
  该模式下,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村级合作社将流转的村民土地进行托管经营,供销社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但不参与分红,金融机构则负责提供资金支持。扣除经营成本和土地承包费用后所有利润全部归村集体支配,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集体与农户的分红比例。
  记者了解到,成家村村集体合作社2021年经营土地所得利润为51.3万元,如实行“1+4”土地经营模式,即便拿出30%给农户分红,村集体实际盈余也可达35.91万。通过借势借力实现集体增收,争取利润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资金池规模持续扩大,可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闭环,实现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问题。
  为农服务“大管家”为农民“打工”,科学种植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变身经营主体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着熟悉土地、贴近农民等天然优势,但农业生产现代化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科学种田,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人才、技术、销售等难题成为一大考验。
  邹平市供销社投资1000余万元,成立了滨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购置国内外最先进的农机设备60余台套,建立了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可实现全程农事“一条龙”服务。
  经过九户镇党委积极对接洽谈,供销社承诺以低于市场价10%-15%的优惠价,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物资采购、机播机收、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种植效益。
  “我们与村级合作社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协议,可提供从耕到收、储的全托管服务,或者‘耕、种、收、储、售’等环节中一项或几项的半托管服务,并为合作社土地提供智慧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服务。在最大程度让利于民的同时,实现粮食种植更加科学高效。”邹平市供销社监事会主任张爱国介绍。
  由供销社托管经营,集约化、科学化、规模化种植,较小农户传统种植,利润能提升多少?
  张爱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滨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中裕等积极对接,开展良种繁育、功能性小麦、蜡质玉米种植,价格比普通粮食种植每斤高出0.1-0.2元,加之土地成方连片后种植成本的降低和科学化管理,亩均利润提升五六百元不成问题。目前,公司已与成家、道民、西郭、黄家等4家支部领办合作社、5个种粮大户签订了蜡质玉米种植协议,实现订单种植2000余亩。
  “父母都70多岁了,怕老人家着急、劳累,往年为了这十几亩地,每到耕种、浇地、收割等农忙时节,我都要专门请假赶回。”在一家企业上班的西郭村村民郭西营表示,现在村集体为咱“管地”,供销社为农民“打工”,有保底收入,还有年底分红,算下来比自己种植收入高,还不用费心出力。村“两委”一动员,他当即决定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打理。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从事经营,种地收益有保障,而且随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这一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村民乃至种粮大户的拥护。今年秋季,全镇实施“1+4”模式的村将达到50%以上,面积突破8000亩。
  联合社助推合作社“抱团发展”,金融“组合拳”破解合作社资金难题
  为有效整合资源,促进支部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更好地服务各合作社,九户镇成立兴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借鉴村级财务镇级代管模式,加强对村级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已成为集党建创业资金帮扶、订单农业、团购团销、土地托管、金融融资、财务监督等职能为一体的大型合作经济组织,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农业专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九户镇党委组织委员韩志国告诉记者,以往,制约村集体“挑头”从事土地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缺乏,不能提前支付农民土地使用费,后续工作自然无从下手。鉴于此,九户镇创新性设立党建创业基金,与银行“强村贷”等惠农政策结合,有效支撑村集体生产经营可持续……
  作为邹平市首支由乡镇设立的党建创业基金,该基金由镇财政设立20万专项资金,先期吸引4家“百千万提升工程”示范企业带头,10余家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建立不低于500万的创业“资金池”,不仅为入社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供免息创业启动资金和结对帮扶,破解了支部领办合作社无启动资金的问题,还每年设立5—10万元的专项奖励金,用于奖励支部领办合作社中富民强村表现突出的个人,充分激发领头雁的干事创业热情。
  目前,对首批申请党建创业基金的西郭、黄家等村,镇党委在核算其项目风险、收益前提下,已率先拨付40万元启动资金。
  “15万元的党建创业基金解决了合作社启动资金不足难题,不但能提前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而且有效支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装载机所需。”黄家村村支书黄光明高兴地说,作为“1+4”模式首批试点村之一,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已流转150亩土地的基础上,计划10月底再流转土地150亩。
  银行信用服务,作为九户镇新型土地经营模式中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从去年开始,镇党委就积极搭建合作平台。邹平农商银行开通“强村贷”绿色通道,为九户镇整镇授信1.5亿元,为第一批试点村合作社各授信100万元,以优惠的贷款利率和专项审批手续,减轻支部领办合作社生产前期资金投入压力。
  “‘1+4’土地经营模式统筹各方优势资源,有效解决了以往农业生产发展‘低、小、弱、散’的问题,全面激发了农村要素资源活力。在此过程中村党支部牵头领办的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应对市场风险、带富致富能力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也不断增强。”孙美荣表示,下一步将有效发挥镇党委统筹抓总作用,在运行机制、资金管理、生资购置、风险规避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意见,确保村级合作社“姓公不姓私”宗旨不动摇的同时支持其立足实际,在生产经营、分配比例上积极探索,努力打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